“佛山好人”李金国用行动擦亮“菠萝”品牌
奔赴抗洪一线 坚守防疫岗位

■李金国(前)参加四川九寨沟救援行动。 (通讯员供图)

十一假期,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专职救援队队员、2020年度“佛山好人”李金国以及他的队友们仍坚持工作在一线,边值班等24小时求助电话热线任务,边训练地震坍塌后,在狭窄空间的救援技能。
加入菠萝救援服务中心5年多,李金国逐渐成长为一名义工骨干、救援队队员,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志愿服务活动过百场。“能够帮到更多人,就是自己最想过的理想生活。”李金国说。
边做义工边学习
成功救人后感到很满足
李金国做义工是从打扫卫生等基础工作开始的,为不断提升自身救援技能,他自费考取了国家民政部颁发的“应急救援员四级”建筑坍塌救援证书、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证书,成为菠萝救援队专职队员。
在队友眼里,李金国特别能吃苦,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从不抱怨。在各种大小型的安保活动、各种救援活动中,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曾参加安徽潜山、广东信宜、江西修水、甘肃文县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救援。
“特别感动的是那年去江西救灾,洪水淹到二楼,黑暗中听到有孩子喊:‘叔叔,救命!’那一次,我们一下子救了好多人,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加入菠萝救援服务中心5年多,李金国服务时数高达1000小时以上,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志愿服务活动过百场,从一名普通义工做到义工骨干、领队队长,获得过“最活跃志愿者”“优秀义工”“义工骨干”“十大杰出义工”等光荣称号。
李金国的妻子曾多次问他,做义工是不是有瘾啊?他回答:“我们不去救援,谁去啊?”妻子知道他想做的事怎么拦也拦不住,最终还是妥协了:“你喜欢做,就去做吧!”
今年年初,为了能参加抗疫行动,他跟妻子谎称,要到佛山开门做生意。年初八,他从四川老家驱车赶往佛山,投入抗疫一线。最初在高速路出口参与车辆安全排查,后来又参与全市消毒工作。看到境外疫情严重,他又申请去最危险的白云机场,坚守抗疫一线。
幼年吃过“百家饭”
长大后希望帮到更多人
2020年,李金国生活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获评“南海好人”,二是获评“佛山好人”,三是父亲去世。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这几件事,都对他影响重大。
李金国说,他这么迷恋做义工,跟他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一定关系。李金国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小时候家里很穷。8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他从9岁开始就得烧柴煮饭了,有时候柴烧不好,饭就煮不熟。乡邻看他可怜,就送饭过来给他吃。
对于乡邻的帮助,父亲总教育他,要知恩图报。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十几岁就出门打工,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哪些乡邻帮过他,每次回老家,总会给乡邻50元、100元、200元不等。
2014年,李金国接触公益,并成为菠萝救援服务中心义工。在他眼里,能够帮到更多人,就是他想要过的理想生活。
自创“金句”
为队友及自己加油鼓劲
李金国给人印象是比较寡言,他的同伴都以为他只会做不会说。暗地里,他却不缺乏四川人的幽默感,在微信上发了很多“金句”,为自己和队友鼓劲——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连续作战20多个小时,这就是菠萝精神!
风再狂,雨再大,水再深,菠萝义工“救”在身边!
每天十几小时苦练技能,晒掉的是皮,晒不掉的是菠萝人的初心和对佛山这座城市的爱。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我们流血、流汗不留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让我们共克时艰,共卫家园,我们挡在前面,市民就多一份安全,我们的家人就多一份安全。我坚信,我们一定能赢,我们必须赢,面对疫情,我们不退!
文/珠江时报记者
金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