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举办活动,纪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
铭记抗战精神 共筑世界和平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75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军民顽强奋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强大攻势下,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
当日,多地举行纪念活动。“和平是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成希望,我们应更好缅怀逝去的生命,同时在思想深处筑起和平的屏障,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沈阳捍卫和平忘战必危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15日举行“捍卫和平忘战必危”纪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5周年主题活动。
当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迎来众多参观的游客和学生。人们在博物馆入口处领取白色菊花,敬献在铭记中国人民14年英勇抗战历程的卧碑前,以表达对抗日英雄的敬意和哀悼。
博物馆内,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小志愿者出演的《九一八之夜》《巾帼英烈》《真相》《中国妈妈》等四幕情景教育剧,让现场观众感慨颇深,当年在东北燃起的长达14年的抗日烽火仿佛就在眼前。
参加演出的小志愿者刘一寰说:“如果没有先辈们的舍生取义,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当天,博物馆还通过网络开展了多元化的系列教育活动,希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及学生走进博物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铭记抗战精神,共筑世界和平。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说,捍卫和平,忘战必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博物馆深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希望通过博物馆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让观众在感受厚重抗战历史文化的同时,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心愿。
■南京不忘过去自强自立
《应声立循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5周年回顾展》15日在南京开展。展陈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建馆立业、深耕研究、广征文物、精益教育、馆际交流、永续和平6个板块,展示了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历程。
2020年是纪念馆建成开放35周年。1985年建成开放时使用的一个展柜里面,放着《关于同意收集整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史料和建馆立碑方案的批复》《关于成立“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对纪念馆的新老员工来说,这些是特殊的展品。“展柜存放着历史文物,而展柜本身也具有历史价值。”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展陈中,纪念馆紫金草志愿者赵林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微缩版和平大钟。“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撞响和平大钟,是为提醒参观者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作为纪念馆“创始人”之一的段月萍看着展览,内心百感交集。“这个展览所在的位置就是以前我们做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地方,地方很小,人很多,很拥挤。现在纪念馆面积扩大了,影响力也扩展到国外了,这是几代纪念馆人的努力,我觉得很自豪。”段月萍说。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建馆以来,纪念馆共接待观众上亿人次,尤其是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迅速增长。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有约800万人次参观纪念馆。“35年来,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们的重点,我们要给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打牢历史的底色,让他们明白生活在今天不能忘记过去,要为未来努力,靠自强自立赢得中国人的尊严。”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