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服务“小窗口” 构建城市“大文明”
区行政服务中心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软硬件水平,让各类群体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设有母婴室,方便哺乳期妈妈。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麻烦出示一下健康码……”一大早,市民王叔来到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身披“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红色绶带的志愿者热情地提供指引。志愿者谦和恭敬的态度,专业规范的文明指引,让王叔倍感温馨。
这是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行政服务中心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如同一面镜子,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多措并举优化行政服务环境,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大厅。
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
“麻烦出示一下健康码和预约号。”
“您可选择南海政务通微信公众号、佛山南海通微信小程序、南海通APP等进行预约,已实名认证的市民可拿到预约号。”
……
记者看到,区行政服务中心门口增设了“一米防护线”,一进去,身披红色绶带的志愿者便贴心地为前来办事的每一位市民提供指引。尽管许多咨询问题简单又重复,但志愿者们坚持耐心讲解不懈怠。
“现在过来行政服务中心办事越来越方便了,除了有清晰的办事指引,还有志愿者耐心指导,节省了很多时间。”市民陈先生前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工商登记业务。“以前来中心办事,很多流程不清楚,耗费了很多时间。”说起行政服务中心的变化,陈先生感触颇深。
在陈先生看来,如今行政服务大厅的文明氛围更加浓厚,除了正门入口处醒目的志愿服务岗,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电子大屏幕还滚动播放创文公益宣传片、文明标语、垃圾分类公益广告等。
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政务大厅设置了志愿服务岗,落实招募、培训等管理工作,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此外,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强化了行业规范的展示,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为规范、投诉处理机制并设置投诉意见本、信箱,保证投诉渠道保持畅通,有记录、有结果。
“一米线”是“安全线”也是“文明线”,区行政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区、服务窗口增设了“一米防护线”,提示前来预约、办事的市民需间隔一米以上安全距离。“设置一米线距离,减少人群之间的密切接触,值得点赞。”市民刘小姐说。
受疫情影响,今年年初,南海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推行全预约办理,并推出了262个“不见面审批”事项和683个“最多跑一次”事项。同时,通过开通求助电话、现场登记分批办理、动态增人增窗增号源等方式为办事需求迫切的群众提供帮助。除此以外,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在服务大厅设置了“一米线”,避免市民扎堆办事。“一开始的时候,市民还没养成‘一米线’排队的意识,但是随着我们不断引导,现在大家基本上能自觉间隔排队。”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温情政务润物细无声
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设有一间母婴室。根据清晰的标识指引,记者轻松地找到了这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母婴室。据了解,这间母婴室严格按照《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标准》建设而建。母婴室内有婴儿护理区、妈妈哺乳区等,功能完善,标识明确。室内配备了热水、沙发、婴儿床、纸巾等服务设施,并张贴了母婴小常识、宣传资料等,内部设施摆放整齐,环境温馨、舒适。
“本来以为就是一间普通的房间,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设施,工作人员真的很用心布置。以后把宝宝带来也不怕麻烦了。”市民林女士说。
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来此办事的人比较多,平均人流量较大,区行政服务中心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软硬件水平,切实让各类群体享受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是城市的名片,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展现。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明城市的创建,如今行政服务大厅的服务形象和办事效率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提升了,以热情的态度,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成了工作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习惯。接下来,区行政服务中心将继续深耕服务细节,提高服务质量,创建有情感、有温度、有速度的政务环境,努力打造更具人文关怀的政务服务大厅。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
通讯员南政数宣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