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流潮社区做实做细新市民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本地人放得开 新市民融得入

■流潮社区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让本地居民和新市民共享幸福生活。

里水镇流潮社区诚龙装饰材料厂员工李亮生至今忘不了去年12月,社区组织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到厂里义诊的场景。他长期呼吸不太顺畅,在这次义诊中,他听从了医生建议,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经过治疗,现在已经好多了。社区的这个小行动,让他感到无比贴心。在流潮社区生活了十多年,李亮生看着社区的道路越变越宽,环境越来越美,新市民也融入得越来越好,跟本地人和谐相处,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
在共同奔小康的道路上,像李亮生这样的新市民功不可没,流潮社区也在基层治理中突出新市民服务工作,拉近本地居民和新市民的距离,让外来务工者在流潮收获幸福感,一起走向小康的幸福生活。
义诊送进工厂职工享贴心服务
李亮生是四川人,在流潮社区工作多年,现在在装饰厂里工作,生活平淡而知足。
因为长期在灰尘较多的环境工作,他的呼吸道一直不太好,但由于工作忙一直没到医院就诊。去年12月,流潮社区组织了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到厂里给员工义诊,医生经过细心问诊,建议李亮生到正规医院检查,不然呼吸道的问题可影响终身。李亮生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经过治疗,现在已经好多了。
诚龙装饰材料厂负责人关洁文说:“工厂每年都有统一的员工体检,但员工体检完就走,也没有机会向医生咨询问题。这次社区搭桥送义诊活动进工厂,我们的员工可以和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交流。”
当天,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肾病风湿科、神经内科、感染科等的专业医生到现场义诊,为职工们测量血压,提供用药咨询,并耐心解答职工们提出的问题,还向他们传授健康知识与相关的疾病预防方法。据统计,这次义诊活动有100多人次参加。
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增强新市民认同感
义诊进企业,得益于流潮社区与媒体联合申报的“媒体进村居,服务新市民”项目。这是2019年度南海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奖励项目,主要助力新市民从文化层面融入社区。
该项目有两大内容,一是安居计划,通过开通意见收集渠道、搭建新市民议事机制、出租屋综合治理共建、招聘信息链接以及新市民政策信息及积分政策辅助等措施,让新市民群体共同参与到居住环境共建工作中,协助新市民群体在社区安家落户。二是安享计划,通过开展义诊、流潮影院、绘本故事会及流潮夜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新市民群体工余生活,让新市民群体更加有获得感、归属感。项目推进以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一大批像李亮生这样的外来务工者尝到了“甜头”,他们对社区了解更多,对这片土地也爱得更深沉。
今年6月,2020年“花海同行,流潮相伴”共创最美流潮路线人气景点投票结果出炉,上百位流潮居民参与了投票,选出了心中的流潮最美旅游线。最终人气前五的为流潮花海、怀德公园、流潮村史馆、邓氏宗祠、流潮新八景墙绘。
流潮社区方面希望,以同行共创的活动形式,把本地居民和新市民的距离拉近,让新市民更全面了解社区情况,同时真正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让流潮优质的文旅资源成为流潮人共同的骄傲,也有利于增强新市民的融入感。
聚焦文化融入满足新市民需求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流潮社区的一张靓丽名片,潺潺河水从村庄两侧萦绕而过,这里的居民多是“近水人家”。这里以农业为主,拥有大片的花木场、鱼塘,更为可贵的是,这里还保留着一个面积较大的山体公园。
几年前,流潮社区到处是绿油油的田地,近年来,社区通过集约土地,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慢慢聚拢人气,环境提升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综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林伟锦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十年间,流潮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村道路从7米扩宽到11米,每个村小组新建了文体楼,投入近千万元改善村容村貌,引入南海花博园项目,农田地价大大提升……林伟锦希望,未来的流潮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两手抓,让村民的腰包更鼓、幸福感更强、居住得更开心。
在城镇化背景下,新市民数量占流潮社区总人数超过一半。通过调研,流潮社区发现新市民在文化融入方面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新市民渴望融入社区文化,但缺乏途径;工余文化形式单一,渴望寓教于乐的活动,同时也有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
林伟锦表示,社区曾对新市民融入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但很难调动这个群体的积极性。于是,他们开展“媒体进村居,服务新市民”项目,目的就是帮助新市民融入社区。未来,流潮社区将借助项目的力量,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动社区流动党员骨干及热心新市民骨干加入到新市民服务体系当中,对新市民群体的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充分发动社区各种力量,为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努力。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