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家方志驿站入驻里水赤山村
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南海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窗口

■佛山首家方志驿站入驻里水赤山村。
珠江时报讯(记者/洪晓诗通讯员/冯丹丹摄影报道)7月11日,佛山市首家方志驿站在里水镇赤山村揭牌,方志驿站展示佛山丰富、独特的历史、地情、乡村文化风采,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南海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窗口。
里水赤山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佛山市首家方志驿站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走进赤山村方志驿站,整体布置简约清新,充分展示了赤山古村的历史文化,书架上放有南海地方志、年鉴、地情等书籍,还设置了网上展厅,只要动动手指便可以查阅相关的电子图书与视频。
当天,不少村民带着孩子来到方志驿站参观。“该场馆本来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时会开展公益课程和导赏活动,现在方志驿站资源的投入是对场馆内容的一个补充,以后村民可以来这里了解到更多地方历史和文化。”村民谢恩绍说。
据了解,为更充分地发挥方志的独特作用,南海区方志办创新性地启动了“方志馆群”的建设,未来将打造由区、镇方志馆以及众多方志驿站组成的方志文化服务平台。方志驿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驿站里将放置大量的地方文献、年鉴和地情书供群众阅读,还可以通过观看网上展厅、体验地情互动游戏等方式感受地情魅力。同时,还将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地情宣传和交流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打通地方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打造方志驿站品牌,南海区方志办专门设计并启用方志驿站专用的视觉识别系统,其中LOGO整体造型以传统岭南园林的“漏窗”中常见的六边形为外框,内部将“方志”二字与南海当代地标“千灯湖”灯饰元素相融合,体现方志记录厚重历史文化和关注当下的特点。设计借用了岭南园林建筑中的“窗”,寓意方志驿站是群众了解南海的窗口。
佛山市南海区档案馆馆长、地方志办主任张颖雯介绍,今年还将在其他镇街建设一批方志驿站,选址除了古村落外,还包括星级旅游景区、文化活动场所、大型交通枢纽等多种空间载体,全力打造由区、镇方志馆以及众多方志驿站组成的方志文化服务平台,传播南海形象、讲好南海故事。“随着更多方志驿站的投入使用,随着更多社会资源的导入,方志文化将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和喜爱,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也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