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环西樵山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连片示范区
同步推进实体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营造优质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西樵积极拓展文旅产业形态。这是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到听音湖片区水上生态观光线路。 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关海权接受访谈。 珠江时报记者/袁江帅摄

“下半年,我们会全力以赴,将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我们的目标不变,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明确党员干部的职责,坚持‘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的作风。”7月9日,西樵镇党委书记关海权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将把重点放在基层党建品牌和经验的挖掘与推广、同步推进实体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全力建设环西樵山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连片示范区,将樵山文化中心打造成佛山西部高端的会展中心,营造优质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好了很多,路也铺平了,坐在榕树下吹吹风很舒服!但是我还有一点建议,将鱼塘边的围栏再建高一点,以免小孩子经过时有危险……”当天,西樵镇河岗社区党委书记区佩玉如常来到河岗社区竹园村的棠叔家中,听棠叔“絮叨”,并把棠叔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
这个拥有近1.1万常住人口,非户籍人口占比达到三分之二的社区,通过活用三级党建网格,建立起“党员干部+流管专员+党建网格员”的架构模式和两委干部每周一走访制度,由社区两委干部带头直接挂钩网格,带动“党员+骨干+社工”的网格小组,精准点对点联系群众,聚焦村民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听民意、集民智。
“在面对面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我们与群众产生了实实在在的联系,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区佩玉说。
得益于党群间的紧密联系,河岗社区在年初推动村改工作时,涉及的5个经济社的征地表决平均同意率高达96%。
此外,他们还将新市民吸收到社区义工总队,并成立新市民志愿服务队,将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新市民发展成妇联执委、义工骨干等,让他们成为推动社区共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7月1日,河岗社区获颁“西樵镇2020年党建特色示范点”(下称“党建示范点”)。同时获评党建示范点的还有构建三级党建网格,助力乡村振兴的儒溪村等4个村(社区)。这些社区之所以能成为党建示范点,源于社区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并不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法,给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接下来,西樵镇将继续挖掘和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并用好镇级党校基地加强党员学习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产业发展 聚焦实体经济拓展文旅产业形态
“西樵伟安科创园建设如火如荼,58科创产业小镇建设按计划进行,三门塱产业社区已建成7万平方米高标准产业载体且将于近期启用,西樵湾区智汇产业新城项目将在9月启动建设……”访谈中,关海权对西樵镇的产业载体建设项目如数家珍。
2020年,西樵镇在连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方面,规划了总面积约14115亩的五大产业片区,每个片区都有明确的产业主题。西樵还要在确保完成2900亩村级工业园拆除整理任务的前提下,力争实现3700亩的目标;启动5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建设,力争建成投用3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
因此,西樵镇将在2020年余下的时间内,按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干劲不松的要求,围绕“空间赋能·聚力打造产业发展新西樵”的工作主线,加快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千方百计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关海权透露,通过全力推动村改腾出空间,建设新兴产业载体后,将为西樵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型、业态多元的产业,西樵的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打造“产业新西樵”。
西樵镇的文旅产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不少影响。关海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文旅发展思路,并加快推进文旅项目落地。其中,发展新型会展业将成为西樵拓宽文旅产业形态的方向之一。关海权希望将樵山文化中心打造成佛山西部高端的会展中心,积极引进高端精品展会。该场馆将于年底完成主馆装修,全面投入使用。而飞鸿馆的龙狮作坊和武术展馆也即将面世,有为馆力争年底动工。
备受关注的演艺项目——佛山千古情项目目前进度理想,将按计划在2021年春节前开工。西樵山上的高端民宿、山下的樵顺嘉宝酒店、云影琼楼和白云楼改造等民宿和酒店项目均在加快建设。
在景区建设方面,西樵山山南停车楼将于10月启用,届时,将全面禁止驾车上山,西樵山的观光体验将会有质的提升。西樵山登山索道改造,山南——听音湖绿道建设都即将启动。目前,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到听音湖片区10公里的水上生态观光线路第一期已经完成,第二期正在设计阶段。这些工程完成后,将会实现用绿道、碧道将听音湖片区和山南片区连接起来的愿想。
城乡融合 以点带面促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环西樵山片区作为南海区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十大片区之一,既有老城区,也有新建城区。这里有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也有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整治,涉及环西樵山的山根、儒溪、岭西等10个村居。
在关海权看来,该片区是西樵在下一个5年的发展核心区。要集中资源和力量建设环西樵山片区,将文旅产业发展、国家生态公园创建、城市建设全面融合,以水网、绿网、绿道、观光轨道,将官山城区、听音湖片区与山南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串联成线,将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进一步提升西樵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把环西樵山片区打造成更优美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成为佛山西部的标杆性示范片区。
西樵也将借此机会发展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和演艺观赏,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丰富旅游产品,从而打破游客对西樵只有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固定印象,转变为体验型旅游。关海权预计,在3至5年后,游客数量将实现倍增,实现数量破千万的目标。
按照规划,西樵还将联合丹灶和九江,建设生态示范带。其中,西樵与九江共同打造万亩桑基鱼塘,推动生态恢复和生态养殖。同时,西樵镇还谋划建设大湾区现代水产生态养殖园区,正在建设1000亩生态养殖试点。
环西樵山片区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示范带的任务,也承担着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任务。其中,片区内的儒溪村被列为南海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七星闸边村作为镇级自然村一级的精品示范村,在截污管网铺设、公园化改造、三线改造方面见效明显。
实际上,这10个村居都有其独到之处和发展目标。山根社区则作为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示范点和现代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作为陈启沅的故里,简村在近年来的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中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上金瓯松塘村的乡村旅游在蓬勃发展;岭西村将作为下一个重要节点重点打造;靠近听音湖核心区域的爱国社区也正在加紧策划研究……关海权认为,在未来,这10个村居都将会成为精品示范村。
城市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民生工程
去年,西樵镇完成对樵金路出入口、西二环出入口、广明高速出入口、西樵大桥出入口的城市景观提升改造,还完成了北江岸线整治美化绿化一期的工程,这些出入口景观提升、岸线整治对外界形成“西樵印象”起到很好的作用。
下半年,西樵将继续在生态建设方面下功夫。山南步道建设工程将在年底完工;北江岸线即将启动余下岸线的整治提升,打造成13公里长的北江滨江公园示范带;官山涌北岸整治提升工程将动工,同时配合区委区政府启动整个官山涌流域治理前期研究,为解决官山涌流域水环境问题做准备。
在民生工程建设方面,交通建设有重大进展。崇民路、樵高路快速化目前处于前期设计阶段,建成后,西樵将有一条快速通道从听音湖核心区直达禅桂中心区。作为一环西拓重点工程的龙翔大桥正在施工,西樵镇内的征地工作接近完成,建成后,西樵山南将有快速通道连上佛山一环,一小时通达广州中心城区。在西樵新城区的三纵三横路网建设中,今年也将有部分路网建成。连接西樵中心城区到西江经济带的主通道——官太路的拓展建设也将同步启动。而且,西樵计划用3年时间在环西樵山片区建设超过1万个停车位,解决市民、游客的停车难题。
7月10日,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新的业务大楼开工建设,投资估算达6.59亿元,包括住院综合的大楼、感染病科楼,为该院创建三甲医院助力。接下来,还要将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下沉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让老百姓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记者:您觉得应该怎样通过“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推动基层治理改革进一步深化?
关海权:7月1日,西樵召开了纪律作风大会,进一步明确全镇党员干部要“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做到履职尽责守底线,始终守牢政治底线、纪律底线、生态底线和安全底线。同时,今年西樵还将推动基层党建品牌和经验的挖掘与推广,包括构建三级党建网格,助力乡村振兴的儒溪村;“党员+股东”表决,创新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做法的山根社区;深化“红房子”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提升“楼宇党建”内涵的樵华社区;党建引领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太平社区;织密三级党建网格、推动社区共融发展的河岗社区等基层优秀党建做法。另外,也要用好镇级党校基地加强党员学习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记者:西樵将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承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大任务?
关海权:接下来,西樵镇要抓住环西樵山片区作为南海区城乡融合改革创新十大片区之一的机遇,推动实现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全面优化。环西樵山片区将是下一个五年,西樵发展的核心区,西樵将集中资源和力量,把环西樵山片区打造成更优美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成为佛山西部的标杆性示范片区。
文/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肖莎莎通讯员关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