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联 PET研发团队的“科技魅力”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拥有280多项专利,技术创新走在行业前列

■2020年南海区先进集体-星联PET研发团队

团队成立以来,通过研发,取得284项专利,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上个月,获评2020年南海区先进集体……近年来,作为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星联精密”)的技术担当,广东省PET(聚酯)容器成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团队(下称“PET研发团队”)通过“一模144腔注坯模具”等多项研发,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更实现了国内吹瓶模具行业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PET瓶轻量化实现重大突破
在星联精密检测中心的检测室内,PET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检测,室内温度时常保持20℃,“温度也是产品检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各项数据都必须保证严谨。”工作人员介绍,“各项指标的检测,只能有两滴水的误差。”
PET研发团队主要负责公司容器成型工程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和检测等工作,约70个成员分别负责研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015年,该团队立项“大型群腔精密注胚模具”,团队成员开始对PET包装瓶进行轻量化研究。但是瓶子质量变轻,可能会导致瓶子变脆,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等问题,让团队一度陷入困境,当时,团队设计了数十个方案,经过多次推断、实验、检测,最终将PET瓶由18克降低至11.8克,成为当时全球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最轻克重的PET瓶。
“没有一本教科书会教我们如何去做,技术研发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该团队主任卢佳说。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发,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并且为客户节约经济成本,获得市场的一致好评。
大胆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过去,因大产能模具由国外供应商垄断,价格高企,扼住了企业提高产能的“咽喉”,PET研发团队决定要在技术方面进行突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验,终于在全国首创开发出7~13秒内可以生产144个制品的“144腔注坯模具”,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同时,还迅速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该产品在2013年还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PET研发团队成立以来,已在“一模72腔注坯模具”、“一模96腔注坯模具”等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并依靠过硬的技术,一直处于PET吹瓶模具行业前沿,使公司的吹瓶模具在中国高端包装市场占有率为50%,注坯模具在中国高端包装市场占有率为35%,其中占某大型国际饮料品牌公司国内吹瓶模具需求量90%以上。
凭着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理念,该团队涌现出如“大城工匠”董书生、26项专利发明人梁炎均等一批技术能手。近年来,团队还参与了8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此外,取得专利284项,其中累计获得授权217项,并于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2019年,该团队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文/珠江时报记者梁棋清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