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将分类分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多种措施提振企业信心
发放一次性补助 分担企业复工成本

■在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员工佩戴口罩隔开工位有序工作。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春妹)2月11日,佛山举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复工复产。据了解,截至2月8日,佛山提前复工备案企业共计868家,接下来全市将分类推进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分类分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佛山提前复工备案企业共计868家。佛山市工信局副局长钟端章介绍,目前佛山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分类推进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一是全力保障城乡运行必需(供水、供电、油气、通讯、公共交通、环保、市政环卫等行业)、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物流配送等行业)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况急需复工的相关企业,以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审慎核实批发市场(不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影院、剧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业以及经营单位复工复产,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从严把握;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除前述两类企业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复产。
针对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佛山各级商务部门鼓励复工企业加快恢复进出口业务。市商务局副局长黄铁介绍,前期商务部门对207家外贸企业进行了线上调查,有三成左右的企业反映年前的订单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期交付。他建议外贸企业在复工前先与海外客户取得联系,商讨延迟交付订单的解决方案,正式复工后加快处理积压订单,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做好“佛十条”落地见效工作
日前,佛山出台了《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意见》,在减免中小企业部分税费、捐赠支出税前扣除、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延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保障疫情期间企业信贷稳定、重点满足疫情防控物资重点生产企业资金需求、支持防控防疫物资进口、支持物流企业配送防控防疫物资10个方面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相关部门在发布会上纷纷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佛十条”的落地见效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提振企业信心。
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斌介绍,市人社部门将重点做好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复工补助,合理分担企业复工成本。“佛山已率先安排地方财政资金2亿元,并在‘省20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助企业范围。”他透露,目前人社部门正加快做好资金测算并制定实施细则,在细则出台后,全市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向所属区一级人社部门申请补助。
同时,受疫情影响的用人单位,可延迟至疫情解除后的3个月内缴纳社会保险费,期间不加收滞纳金。延长期间,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正常享受,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不影响参保人员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另外,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的招工难问题,刘国斌介绍,从2月3日起,佛山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经通过佛山人才网,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线上公共就业服务。截至2月8日下午3时,网络招聘会合计参加企业1529家,提供职位8082个。
全市公共交通有序投放运力
在交通运输保障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庄儒耀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节后复工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城市正常运行,佛山将结合交通运输特点和疫情发展防控需要合理调整交通服务供给。
据透露,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佛山将适时调整车站、港口的运营数量、运营方式,实时关注疫情区域动态信息,适时开通跨省跨市长途客运线路和包车业务;随着复工复产及客流逐渐增加,广佛地铁将逐步增加运力,直至恢复正常运行密度;全市常规公交将有序投放运力,骨干公交线路将先行加大运力投放,缩短发班间隔,提高运行速度,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适量增开辅助公交,有集体通勤出行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联的市民可通过网络提出需求,申请开通直达辅助公交,辅助公交实行乘客实名制,控制人数,线路相对固定,实现“门对门”出行,有需要的单位人员可登录辅助公交微信公众号进行申请;同时拟成立出租汽车应急服务车队,进一步满足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
另外,佛山还将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乘客疫情信息追踪溯源,同时利用辅助公交的网络定制、需求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乘客信息的追踪溯源,并可控制乘客的密度,降低疫情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