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1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F01版:4821264

    •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第F01版:4821265

    • 习近平春节前夕视察看望驻云南部队

    第F01版:4821266

    • 2020南海迎春花市开市

    第F01版:4821267

    • 搞好环境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

    第F01版:4821268

    • 春到儒溪

    第F01版:4821269

    • 天气预报

    第A02版:关注

    • 春到儒溪

    第A03版:今日南海

    • 布局产业新版图 构建科创全链条

    第A04版:今日南海

    • 产业颜值共提升 九江焕发新魅力

    第A05版:今日南海

    • 创新教育品牌 全面提升品质

    第A06版:关注

    • 注入绿色新动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第A07版:关注

    • 城考成绩越来越好 人居环境越来越靓

    第A08版:城事

    • 不合格产品现场查封
    • 南海举行首届少儿艺术盛典
    • 守好钱袋子 踏实过大年
    • 邀请专家献计合唱小镇建设
    • 科创主题基金有啥投资要诀?南方基金来分享
    • 南方基金:看好五大科技板块
    • p491

    第A09版:4881283

    • 花开醉人 桔祥如意

    第A09版:4881284

    • p27

    第A10版:今日南海

    • 赏灯饰 逛花海 品民俗

    第A11版:镇街

    • 32个村(社区)书记作述职报告
    • 丹灶沙滘杉场2月底完成整治
    • 九江首个垃圾房在敦根社区启用
    • p27

    第A12版:镇街

    • 勇担当 善作为 锻造公安铁军
    • 推广创熟“三长制” 优化社区治理
    • 桂城将开展慢性病全程管理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8:城事

岁末年初诈骗案件相对高发,珠江时报为你送上防骗宝典

守好钱袋子 踏实过大年

2020年01月21日

“鼠”年临近,不少南海人都已进入春节待命状态。而岁末年初恰好也是诈骗案件相对高发的时间点,珠江时报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防骗宝典,介绍常见的诈骗手法以及防骗提醒,助大家守好钱袋子,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年。

◎以案说法:购“神器”抢红包反被骗7000元

在过年期间,微信“抢红包”成为增进亲朋好友之间感情的“保留节目”。值得警惕的是,已有不法分子打着售卖“抢红包”软件为幌子实施诈骗。

此前,里水的罗先生为了在微信“抢红包”游戏中拥有更好的手气,就在网上搜索出一个“抢红包”软件,并支付了580元软件费。

这只是骗局的开始。“对方说要开通授权,需要1500元。之后称要通过客服激活,又要1500元。”罗先生说。就这样,软件“所有方”以购买授权、系统维护、客服人员好处费等为由,共骗走罗先生约7000元。

接报后,南海公安分局里水

派出所通过侦查,在广州白云区抓获2名嫌疑人。其中,嫌疑人林某交代,其在网上发布的“抢红包”软件实际并无提高抢红包金额的功能,一旦有人想购买,就以各种理由欺骗受害者。

◎典型诈骗手法揭秘注销学生贷、代办贷款类诈骗

这类诈骗的常见手段包括:小额贷款APP、信用卡套现、信用卡提额、代办信用卡、冒充银行客服、冒充贷款公司客服等。有的以不注销学生贷款账户、将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引诱事主贷款后转账到指定私人账号;有的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在申请办理任何可透支的金融类卡时,即使涉及交费,也要到单位或银行办理,并保管好相关收据、收条。切莫被所谓的“高额”“低息”或“无息”诱惑。

此外,如有贷款平台“客服”以在校期间贷款记录影响个人征信为由,指引配合注销贷款账号、清空贷款额度的,应及时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询核实。

投资理财诈骗

这类诈骗多以贵金属投资、收藏品拍卖、证券投资、投资加盟、投资期货等“钱生钱”理由进

行诈骗。有的诱骗受害人参与投资,收取高额“会员费”“服务费”;有的以“高盈利”为诱饵将用户导流到软件平台,参与现货交易或境外期货交易,其实这些交易系统都是伪造的。

防骗提醒:投资有风险,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不要被社交平台上所谓高回报的贵金属、原油、期货等投资说辞所迷惑。

兼职刷单类诈骗

这类诈骗常盯准那些想要轻松“日赚千元”的人群,常见手

法包括帮店铺刷信誉或需提前支付入职服装费、体检费等,受害人多为大学生或是初入社会的年轻群体。

防骗提醒:找兼职必须擦亮双眼,保持警惕,不轻易垫付资金。而且,网络刷单本就属于失信违法行为,不可从事此类工作,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侦查。

征婚交友诈骗

这类诈骗被称作“杀猪

盘”。犯罪分子通常伪装成成功男士或年轻女子,通过相亲网站、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网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甚至出现交友过程中拉你进行“投资”、网络赌博的“骗中骗”。

防骗提醒: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防止对方以虚拟身份实施诈骗。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通讯员许嘉鎏陈思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