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1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F01版:4821264

    •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第F01版:4821265

    • 习近平春节前夕视察看望驻云南部队

    第F01版:4821266

    • 2020南海迎春花市开市

    第F01版:4821267

    • 搞好环境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

    第F01版:4821268

    • 春到儒溪

    第F01版:4821269

    • 天气预报

    第A02版:关注

    • 春到儒溪

    第A03版:今日南海

    • 布局产业新版图 构建科创全链条

    第A04版:今日南海

    • 产业颜值共提升 九江焕发新魅力

    第A05版:今日南海

    • 创新教育品牌 全面提升品质

    第A06版:关注

    • 注入绿色新动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第A07版:关注

    • 城考成绩越来越好 人居环境越来越靓

    第A08版:城事

    • 不合格产品现场查封
    • 南海举行首届少儿艺术盛典
    • 守好钱袋子 踏实过大年
    • 邀请专家献计合唱小镇建设
    • 科创主题基金有啥投资要诀?南方基金来分享
    • 南方基金:看好五大科技板块
    • p491

    第A09版:4881283

    • 花开醉人 桔祥如意

    第A09版:4881284

    • p27

    第A10版:今日南海

    • 赏灯饰 逛花海 品民俗

    第A11版:镇街

    • 32个村(社区)书记作述职报告
    • 丹灶沙滘杉场2月底完成整治
    • 九江首个垃圾房在敦根社区启用
    • p27

    第A12版:镇街

    • 勇担当 善作为 锻造公安铁军
    • 推广创熟“三长制” 优化社区治理
    • 桂城将开展慢性病全程管理
  • 数字报首页

A06:关注

注入绿色新动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19年桂城水环境质量在全市32个镇街里排名第四、南海第一

2020年01月21日

■桂城投入634万元开展叠南圣堂农村小型污水装置项目改善水质。(资料图片)

■桂城环保办检查企业,提高企业环保自律。

临近岁末,一向静谧的桂城叠滘古村一片热火朝天,河岸边铺设管道,河涌里挖泥清淤,为了“端午叠滘龙舟漂移的赛道要恢复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涌景观”的全民约定作最后冲刺。

叠滘治水由来已久,而这一次,我们不但看到了政府的决心信念,更看到了基层的细致坚定,也见证着环保治理中“共同缔造”的聚力效应。

“生态环境再造”已经成为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重要战场。2019年,桂城环保办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乡村生态振兴、村级工业园整治等中心工作,协同推进了一系列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和企业环保管理等工作。

接下来,桂城将坚持党建引领,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初心和使命,为决胜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加力,为桂城乡村振兴和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让绿色生态成为桂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让“在城市游山玩水,在公园工作生活”逐步成为现实。

生态振兴

把握环境治理的最好机遇

2019年12月,桂城叠北社区迎来了河涌清淤的创新性施工:对河涌逐段围堰抽干河水、工人用高压水枪冲洗河底、岸上吸污设备吸走淤泥、槽罐车外运淤泥……对比此前的清淤方式,这次的清淤成本高、操作难,但能有效地清走河底表层的污染物,改善河涌水质;就关注度而言,社区和居民的支持力度也当属历史之最。

叠北社区之所以能形成“全民参与、全力支持”的基层局面,是因为他们深知:乡村振兴将是叠滘发展的最大机遇,而这一机遇来之不易。早在2019年3月,桂城街道组织社区一把手到里水等地参观乡村振兴经验时,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已有了乡村治理的初步构想:“我们有乡村振兴的天时地利,更有坚定的决心信心!”彼时叠北社区并不在街道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名单中。

经过多番争取和布局考量,桂城街道将叠滘的叠南社区、叠北社区列入乡村振兴示范点。随后,叠北社区马不停蹄地投入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并制定了河涌清淤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将生态治理列为社区的头号工程。

叠北社区展现的决心和魄力,只是桂城街道上下一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之一。2019年,桂城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初心和使命,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高标准推进治水、治污、治气等环境治理项目:下好治水“一盘棋”,实现夜间和节假日“执法无漏洞”,以规范建成项目和污染源普查为抓手进行无死角管理,对桂城重点污染企业始终按照高标准整治,创新环保管理和融合服务机制,借力大数据、绘好治气“一张图”……创新了环境治理方式,改进和规范了督察工作,让各项政策举措更有成效。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是桂城描绘的愿景。愿景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坚定信心、坚守阵地、坚持不懈,让广大群众动起来,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指日可待。

2020年,桂城将进一步统筹实施叠滘水系、夏南一内河涌和林岳社会主义涌等重点片区治水工作,力促完成5个排水应急净化设施、4个生态治理项目以及12个以上的治水配套项目建设,力争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助力振兴乡村生态。

多点共治

决胜碧水攻坚战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质量更是成败的关键之一。以水环境治理为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是珠三角快速发展过程中欠下的历史旧账,也是桂城在高质量发展中碰到的最难啃的硬骨头,更考验着施政者的大局思维和治理水平。

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要攻下的山头。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表示: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为打赢水环境治理这场战役,桂城破釜沉舟、志在必得。每一项重要治理工作,都被提到战略高度,挂出“作战图”、排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不容有失。

近3年,桂城针对10条城乡黑臭水体的污染特征,在污水管网查漏补缺、河涌连通工程、应急净水保障和优化引水调水等方面部署了51个重点项目合计投入约6.37亿元,预计2020年全面完成消除黑臭任务。2019年,桂城发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作用,在叠南、叠北、夏东、夏南一、平东、北区(部分自然村)推动第一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示范点改造工作,已完成9个片区35.7万平方米、2728栋房屋、合计34公里管道的摸查工作。目前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的应急净水设施、分散式小型进水装置和河涌生态治理等项目共15项,总投入约2.77亿元。经过多点共治,治水成效显著,2019年桂城水环境质量在全市32个镇街里排名第四、南海第一。

优质的环境既是最普惠性的公共产品,也是人民群众实现生活美好的基础之一,更是桂城的绿色动能。如此的治水成效,只是桂城生态环境硬仗中的其中一场战役,桂城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继续统筹推进12条黑臭水体治理,力争尽早全面消除黑臭,全力推进“截污到户、雨污分流”项目,争取在2020年年中完成第一批、2020年底完成第二批改造工作。决胜碧水攻坚战的同时,也要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响净土保卫战,为桂城乡村振兴和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增强高品质环境的绿色动能。

重点工作

创新放管服提高企业环保自律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发展模式曾是桂城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但如今村级工业园的环保、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日益突出,经济效益也日渐下滑。为打好村级工业园环保整治攻坚战,桂城环保办多次联合工商、安监、消防等部门联手对村级工业园内的无牌无证、小散乱污的企业进行查处,倒逼村级工业园进行升级改造。

以铁腕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桂城环保办通过建立第三方治理的新机制,组织环境服务队进村居,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危险废物规范化要求、环境污染危害等宣传培训工作,以上门服务的形式促企业提升环保治理水平。软硬手段结合,在整治污染、利益冲突、项目转型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点”,以此推进村级工业园“品质环境”建设。

这是桂城环保办创新“放管服”改革的缩影。一方面要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模式,另一方面要优化服务改革,创新环保管理和融合服务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助力企业提高环保自律。

2019年,桂城环保办共整治村级工业园企业2150家,共完成418个单位排查、160项协助服务、督促落实362家企业落实整改。数据的背后,是桂城环保办“强引导、强创新、优服务、优监管”的坚持。

借力大数据精准防控提升桂城“气质”

2019年,南海区首批试点的“猫头鹰监控系统”落户桂城,通过对辖区内40多家企业生产、治污、排污情况进行全流程在线监控,连续采集关键特征信号或数据,依托大数据技术形成“产-治-排”的联动耦合规律,定性判断企业生产排污过程合理性、合规性,进一步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加强对生产工艺的管理与完善,减少废气排放,同时提高了环境监督执法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精准防控和精准执法。

此外,2019年桂城还建成2个国家标准空气监测比对站点、开展雷达扫描和臭氧比对研究项目、建设生态智慧“一张图”,为空气污染物来源、分布、精准削减提供大数据分析和联防联动支撑。2019年桂城街道国控城市测点SO2、PM10、CO和PM2.5等一系列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变化代表区,全市排名第二;在南海七个镇街中,SO2指标排名第一,同比下降12.5%,PM2.5并列第二,PM10位列第三。

2020年,桂城环保办将进一步推广废气污染源中间过程监控,探索将执法黑名单接入到监控系统实现整改期效果实时监控,形成“一企一档”数据档案并进行跟踪把脉。同时,以智慧环保“一张图”为抓手,将散落在各部门各系统间涉及水系、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源、空气环境质量、重点污染企业等信息和数据整合在“一张地图”上,依靠数据化手段和引入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防+技防”效果,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桂城空气“气质”。

靶向治污从源头根治大气重点污染

2018年,佛山首个“一镇一中心”村级工业园整治集中治污创新项目——桂城街道红木行业绿色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覆盖桂城辖区内122间大小家具企业,每年为大气VOCS排放削减总量约20吨。区镇共建,统一管理和集中治污,有效降低企业对环保治理的投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产业集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019年,桂城环保办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对大气重点污染源头进行精准打击,包括对一环以西的餐饮、汽修开展环保规范化的工作。

以汽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为例,从2016年开始,桂城环保办实施循序渐进的专项整治,从开始的规范管理到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再到2019年的VOCS原辅材料源头削减,汽修行业的污染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

瞄准汽修喷漆产生污染的“靶心”,“汽修共享喷漆中心”的利箭正蓄势待发。“汽修共享喷漆中心”是南海区的重点任务,将采用集中共享模式,让多家微小型汽修企业集中进行喷涂及补漆工序,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传统喷漆车间和技工的数量,同时采用多级高效治理设施,确保废气达标排放、避免产生污染。目前,“汽修共享喷漆中心”已经动工建设,预计2020年一季度投入运营。同时,桂城还计划对327家机动车维修行业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工作,届时汽修行业将进入全方位有效管控时代。

特写

确保执法无漏洞执法人员24小时待命

“喂,桂城环保办吗?这边发现有人偷排废水,你们过来看看,位置是……”2019年11月22日中午,桂城环保办接到平东社区流动管理人员反映,其辖区广龙基综合楼内一家电镀作坊有偷排废水嫌疑。3名环保办执法人员立即联同平洲派出所公安民警,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经验查,该电镀作坊主要从事金刚砂轮电镀加工,但未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部门许可。生产设备简陋,现场共发现50个用家用塑料桶装上简陋电镀装置拼装而成的“电镀桶”,电镀前后的清洗工序均有废水产生,未配套废水治理设施。为了准确判定该作坊的废水排放情况,执法人员立即按照规定采了水样,监测报告显示所有排入外环境的水样总镍均超标10倍以上,表示该单位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环境犯罪。公安部门对在场的两名工人李某玲和张某立进行抓捕。

“当天中午接到通知就立马赶过去,下午3点才吃上饭。”这样的工作节奏已成为桂城环保办执法人员的日常。白天要开展日常检查,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晚上则化身“夜行侠”,揪出“摸黑”违法行为。2019年8月起,桂城开展“猫头鹰”夜查专项整治工作,环保办与多个部门通力合作,连续两个月重点打击夜间偷排、闲置治理设施、餐饮油烟污染等情况,强化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

为了实现“执法无漏洞”,桂城环保办严格执行全员值班和备班制度,夜间和节假日也不例外,所有执法人员轮流放弃休息时间,其他人员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真正实现了“5+2”“白+黑”,让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特约通讯员/麦玮炘摄文/特约通讯员曾蓉麦玮炘通讯员刘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