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力抓改革、提质量、保安全、重维权,为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贡献力量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餐厅后厨检查猪肉制品。(资料图片) 实习生/廖明璨摄
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跨境通办、查办的某公司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案入选全国“守护消费”典型案例、在全省试点建设应用食用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数量位列全市五区之首、首次启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30万元……
2019年,南海区市场监管部门深刻领悟新时代新定位新任务对市场监管领域的新要求,全力抓改革、提质量、保安全、重维权,继续优化商事登记服务制度,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大对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和充满活力、安全良好、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贡献力量。
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办照新模式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与登记注册科副科长邹耀宗于2013年开始接触营业执照登记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天办理各类商事登记业务13笔左右,但是现在南海日均(按工作日算)新设立的市场主体超过了316.4个。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南海区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发展到321161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25%。其中,在2019年新设立市场主体达8.01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02%。另外,2019年共办理各类商事登记业务16.81万笔,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71%。
2019年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积极构筑集“窗口登记、自助办照终端机、手机微信端、PC端”于一体的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智慧便民办照模式,让商事主体能够加速落户南海。例如,在跨城通办方面,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商投资企业跨境通办;在办照时速方面,再缩减开办企业平均用时,其中内资公司设立登记平均用时压缩至半个工作日,较去年底压缩19.35%,实现最快1小时办结。
一轮又一轮的改革,方便了市民,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但是如何做好32万体量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也成为摆在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在我们正在探索实行‘N层次监管’,合理分层分类,努力推动企业监管的规定动作、自选动作落实到位。”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在第一层次,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普通企业推行实施以“双随机一公开”及飞行检查为基本手段的日常监管;第二层次则是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擎住企业监管的“牛鼻子”,通过企业年报、委托第三方开展年报信息抽查、涉企信息归集等措施不断夯实企业信用数据库;第三层次是强化生产领域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重点行业监管。此外,在第四层次,主要是应用实施大数据实施智能化智慧监管,助力监管效能的有效提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连续两年以排名第一的考核成绩蝉联佛山市质量工作考核“A级”单位;新增市政府质量奖2家;新增发布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0项……一组组数据显示,2019年南海的质量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些成果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对质量工作的重视。
2019年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仅通过落实监督抽查、加强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获证生产企业监管、开展专项执法等工作,促进质量提升,强化质量安全,还创新方式方法,运用质量电子监管平台,对区域质量进行智能化、实时监控。
另外,为了推动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依托各类协会和企业,先后举办了质量奖获奖企业经验分享、南海区域品牌企业“一对一”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训、辖区内企业及职能单位赴省内知名品牌企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对标达标、企业标准“领跑者”等专项行动,鼓励和引导企业提升企业标准与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制定核心技术指标超过国际标准或具有个性化技术指标的企业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管理是打造行业经济升级版的有力支撑,只有咬定质量工作不放松,千方百计提质量、增效益、长实力,才能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沈耀光表示,接下来还将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不断深化质量强区建设,提升品质制造、成就品牌制造。
守好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2019年,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深圳、汕头、佛山、惠州、湛江、肇庆6市各选一家农批市场扩大试点建设应用食用农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其中南海区的环球水产批发市场成为佛山唯一试点。
2019年是“南海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坚持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的要求,坚决守护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南海通过打造“市场自检——第三方快检——检测车抽检”三级快检体系,牢牢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坚持示范引领,在生产、销售、集贸市场、餐饮各环节打造一批示范单位(区)。
另外,在2019年南海还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可持续发展三年计划(2019—2021年)》。根据该计划,南海继续深耕集中管理模式,把集中管理对象扩展到食品小微企业,再用三年时间,通过鼓励社会投资建设新中心、标准化管理、行政许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措施,提升区内小作坊、小微企集中管理水平,促进中心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2019年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还深入一线督查,甚至不打招呼、突击检查,确保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出真招、见真功,有力保证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向好,全区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及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水平不断提升,在册在用的特种设备未发生明显安全事故。
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2019年5月份,市民武小姐于狮山某品牌4S店购买了价值24万余元的家用轿车,行驶里程刚到1000公里左右,就开始频繁出现刹车顿挫前冲、车身抖动等问题。商家在没有出示检测报告的情况下,告知武小姐需要更换变速箱,武小姐表示无法接受,再加上双方在处理过程中由于沟通不畅多次出现矛盾,最终武小姐选择向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投诉后,通过狮山工商局召集双方当事人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由于双方存在较大分歧,最终无法协商一致。于是在2019年7月31日,市、区、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三级联动,在南海区法院诉前和解中心首次启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开展联合调解,最终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30万元。
“消费权益无小事”。2019年以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精耕南海区“宣传先行、专题培训、行政指导、纠纷调解、诉调对接、查办案件”为一体的消费维权工作模式,推动放心消费创建深入人心,市民放心消费指数逐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9年,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3339件、同比增长12.2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6794.39万元。另外,南海还在全省率先推出消费维权绿色通道,争取将消费纠纷化解在第一现场。
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同时,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发挥市场监管领域监管执法主力军的作用,在为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
2019年,以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保健市场整治百日行动、迎创城食品药品执法百日攻坚战等重大专项行动。其中在保健市场整治百日行动中,检查旅游景区、商贸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保健”类经营主体和重点场所3693个,还将60户“保健”类相关经营户纳入异常,办理“保健”类相关经营主体注销274户,有力地整顿行业乱象。
特写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2019年11月,南海区获授“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牌匾。
南海为何能获此荣誉?一组开办企业的时间成本数据或许能得体现答案:通过佛山市商事主体登记自助终端,只需5分钟便能成功打印企业营业执照;内资公司设立登记平均用时只需0.5个工作日;商事登记全流程办结平均用时压缩到1.5天。
同时,为彻底杜绝类似的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冒名虚假登记的不法行为,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全力、全面推行“线上+线下”实名认证系统,通过再造委托关系认证流程,提供周全商事登记委托保护。
除了优化商事登记服务,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仅实现营业执照与消防、食品、餐饮、房地产经纪、印刷、农药、货运、书店等54个主题“证照联办”,有力地解决了以往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另外,南海区实现行政许可再简化。其中,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全部事项参与南海区与广州各区的跨城通办事项,特种设备施工告知业务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深入推进,“小餐饮承诺制”实现2天办结,食品、药品经营连锁单位承诺制实现5天办结。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区共有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有效许可证5.74万个,在册特种设备总计9.23万台(套)。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在南海区迸发出蓬勃生机,并且获得感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南海区市场主体已突破32万户。
数读2019年南海市场监管工作
商事主体增多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南海区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总量发展到321161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25%。其中,2019年新设立市场主体8.01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02%。
知识产权意识增强
●商标注册方面:截至2019年11月27日,南海区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26864件,比上年同期增加有效注册商标31616件,增长33.2%。
●专利申请与授权方面:2019年1-11月南海区专利申请量2.57万件,同比增长4.84%;专利授权1.76万件,同比增长18.36%,增长率均居全市第一。有效发明专利4955件。全区累计申请专利超18万件、授权专利超11万件。
●标准化方面:2019年新增1个全国食品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理料机械标准工作组;新增发布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20项。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布各级标准1072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554项,行业标准430项,地方标准84项。
食品安全保障加强
●目前,辖区内食品生产、销售、餐饮企业100%实行风险分级管理,100%落实“两图两档两公开”;75%的食品销售经营者(13429户)设置了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餐饮服务单位100%实现“明厨亮灶”、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98%、2580家已上线“佛山市阳光餐饮”APP平台;食品集中加工中心模式10年来取得5个全国第一、1个全省第一。
●食品安全执法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区食品药品类违法案件立案2095宗,办结一般程序案件1390宗,涉案货值1329.05万元,罚没款1636.17万元。
消费维权挽回经济损失高
●区受理各类咨询诉求和投诉举报工单共43990件,其中消费者投诉23339件,同比增长12.2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794.39万元,经济违法举报10551件,同比增长45.63%。全年共查处消保类案件19宗,案值10.13万元,罚没金额11.97万元。
诚信商家增多
●2019年全区市场主体整体年报率为86.11%,其中企业年报率97.28%、居全市五区首位;新增“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448家。
制图/李世鹏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