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托起南海幸福感
南海区委政法委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南海打造了一支能宣传、懂防范的南海侠志愿服务宣传队。

■大沥沥雄社区举行居民议事会,让居民讨论解决小区问题。
2019年12月29日,由法制日报社、法治周末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大会宣布,南海区以“新型特色社会动员体系建设”项目荣膺“2019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区”称号,南海区委政法委荣获“2019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单位”称号。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南海区委政法委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努力与汗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19年,南海区委政法委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南海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将南海打造成“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治安防控立体化信息化
“警察破案真快!为我挽回了损失,感谢感谢!”2019年7月16日,在南海盐步务工的谭先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张与南海公安民警的合影。
此前,谭先生放在工地宿舍的5000元被盗,民警通过监控对嫌疑人进行视频追踪,不到20小时便成功抓获嫌疑人,并追回4750元。
这是南海通过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一个缩影。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过去一年,南海区委政法委以“人防+制防+技防”形式,进一步完善命案防范体系,不断升级完善立体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南海”。
命案防范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为遏制命案发生势头,南海区委政法委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工作,如建立完善命案防范联动机制、反家暴沟通联动机制等,以机制促进工作落实。同时构建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架构,从源头上夯实命案防范根基。
在开展命案防范工作的同时,南海区委政法委以推进“雪亮工程”等建设工作为抓手,全力推动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9年8月,南海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平安南海”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划(2019~2021年)》,全面部署推进“雪亮工程”。未来3年,南海预计投入约16亿元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成高清一类点3万个、二类点5.8万个,整合20万个社会视频,并加强视频共享信息在社会治理的创新应用,打造治安防控智能“一张网”。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打造一支能宣传、懂防范的“命案防范”宣讲队;将反邪教宣传与综合性艺术相结合,舞、剧、影、曲、漫全矩阵发展……过去一年,南海区委政法委不断提升居民的法制意识、参与意识,动员群众参与到反邪教、命案防范、扫黑除恶、社区治理等各类社会治理专项工作中。
扫黑除恶长效化常态化
2019年6月,南海公安机关捣毁了一个以广东省某建筑公司经理刘某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等25人,刑事拘留19人,查封扣押涉案资产1400多万元,查处某建筑公司等4家涉案公司。该团伙在工程建设和采购招投标活动中实施串通投标违法犯罪活动。
这是南海整治涉黑涉恶“三类突出问题”的成果之一,也是南海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果之一。过去一年,南海区聚焦与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密切相关的“三类突出问题”(垄断农村资源、征地租地过程煽动闹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煽动闹事或强揽工程),坚持打建结合、标本兼治,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长效常治”之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南海区扫黑除恶办以“线索成案、以案治本”作为“三类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着力点,推动部门信息互通、线索共享,有效促进整治工作加速加力。2019年,在“三类突出问题”领域,全区共立刑事案件62宗。
除了重点整治“三类突出问题”外,南海区还持续大力打击十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2019年以来,全区共打掉涉黑组织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8个、涉恶团伙62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4.7亿元。
在大力打击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的同时,南海以深入推进整改整治作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基层治理的新动力。2019年,南海区扫黑除恶办持续开展行业治乱,推动农业农村、住建水利、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开展多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形成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管理、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长效机制37个,有效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南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表示,2019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根治、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三年为期目标的实现之年,南海区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扫黑、除恶、治乱并举,持续发力、攻坚克难,打出清风正气,扫出朗朗乾坤。
基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
丹灶镇沙滘社区的老榕树下,一块写有“榕树头议事厅”的白板挂起,意味着每两周一次的议事厅又开始了。每次,由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组成的队伍会聚集在榕树头,为解决社区公共问题建言献策。
为破解社区治理中动力、能力、资源、参与不足等问题,南海区委政法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试点建立新型特色社会动员体系,不断完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等机制,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
在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趋势下,近年来,南海推行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使得“微治理”在基层逐渐扩散开来。
为解决议事协商机制中存在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低效率等问题,南海还印发了《新型特色社会动员试点社区试行党组织统筹的议事协商机制工作指引》,提出党组织统筹、多元主体参与,明确8个议事协商程序,完善协商机制,分类分层推进社区议事协商。
有了这份指引,社区“矛盾之铃”解得更顺畅了。根据该指引,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其他党员担任召集人角色,召集大家开展协调会、听证会、联席会等,部分社区还建立了网上市民议事厅制度,全方位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解决各类社区问题,真正实现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在大沥沥雄社区,网上市民议事厅定期发起与居民息息相关的议题,动员社区居民开展议事协商;在桂城桂一社区,依托“创熟”经验,居委会、楼长队伍、社工三方以“社区事居民议”为原则开展社区议事协商……
“南海区在注重方向引领、完善程序规范、提升技术支持、依托社会组织基础之上推动的分层分类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更为全面、细致、深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平表示,这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参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夯实基础、打开局面。
下阶段工作重点
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面对复杂严峻的矛盾纠纷,强化“以案治本,源头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取得实效
●在线索摸排上再深挖,持续深入开展线索摸排工作。
●在案件攻坚上再加力,积极推进“三大攻坚行动”。
●在整治质量上再提高,深入推进“三类突出问题”整治工作。
●在“打伞破网”上再深入,深挖“黄赌毒”等黑恶势力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进一步加强平安南海建设工作
●在治安防控方面,抓好雪亮工程、治安卡口等基础建设。
●在命案防范工作方面,强化区镇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全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实践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特写
大沥沥雄社区
社区难题怎么解居民自己说了算
对于小区外墙剥落问题,居民有何看法?假如进行外墙维修,应该如何开展?外墙剥落维修,责任主体归谁?……2019年12月18日,在大沥沥雄社区南美东宿舍楼的榕树下,“家+事”之南美东外墙剥落居民议事会召开,社区干部、驻点律师、居民代表等就该小区外墙剥落的问题展开讨论,推动社区自治管理。
沥雄社区是南海“新型特色社会动员体系”试点社区之一,近年来,该社区在议事协商等社区治理领域摸索出不少经验。
“沥雄的成功经验在于社区党委积极链接资源以及及时介入,很多事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沥雄社区党委书记谢彩华表示,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由社区党委牵头,更有成效。
目前,沥雄社区已经建立起两类议事协商制度。一种是由社区党委牵头打通线上线下联系群众的平台——网上市民议事厅。借助该平台,社区党委定期发起与居民息息相关的议题,动员社区居民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议事协商,零距离参与社区事务,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另一种是针对城市社区的社会治理难题,沥雄社区探索开展见面会,让小区物业经理、楼栋联络员、社团骨干等与小区居民面对面对话,推动居民发现身边问题,并通过合理的途径表达和解决诉求。
例如,网上市民议事厅第六期主题为“对于霸车位、车辆乱停放现象,你怎么看”,社区就邀请了交警、城管、人大代表等参与讨论。当网友提出某路段长期因车辆乱停放导致塞车时,交警部门及时回应,表示已关注到该问题,将新增视频监控点位,对违停现象进行抓拍,震慑违法行为。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通讯员陈曾悦朗乾坤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