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事业班 更接好精神班
南海将全力支持青年企业家成长,传承好南商精神

■昨日,南海举行青年企业家座谈会,将大力支持青年企业家成长,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年企业家代表发言。

■青年企业家合照。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南海通过一场企业家座谈会,传递出支持青年企业家成长,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的最强信号。
“制造业是南海经济的根,民营经济是南海发展的本,南海经济发展的本钱就在于民营经济,政府应该提供一切机会来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在昨天举行的“南商新生代砥砺再扬帆”——南海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民企座谈会重要讲话暨学习贯彻中央支持民企“28条”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南海将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企业家是南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视青年企业家就是重视南海经济的未来。南海区委、区政府将培养青年企业家作为事关南海未来发展的重点工程,将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建立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的长效机制。
民营经济是南海发展的本钱
民营经济占南海经济总量的63%、贡献70%的税收和85%的就业岗位、占市场主体数量比重超90%,是南海发展最大的本钱。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上,南海民企也将担当新的任务和使命。
未来5到10年,南海民营企业将迎来代际传承高峰,青年民营企业家将成为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企业家能否带领企业更好发展,企业家二代能否接好班,这不仅直接关乎企业自身的命运,也关乎南海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健康发展。
12月9日至13日,南海区工商联从数百名青年企业家中精挑细选了51名代表,赴北京参加“南商新生代,走进中科院——2019年佛山市南海区青年企业家高级研修班”,不仅对接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也搭建一个青年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时也向全社会表明,南海重视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希望把南海青年企业家这面旗帜亮出来,打响新生代南商品牌。
“企业家是南海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视青年企业家就是重视南海经济的未来。”闫昊波在与南海青年企业家对话中表示,新生代企业家是南商群体中最具朝气活力、最善创业创新的群体,是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他对广大青年企业家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继往开来,勇做南商精神的传承者;二是把握机遇,勇做创新创业的引领者;三是脚踏实地,勇做实体经济的坚守者;四是义利并举,勇做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对接交流拥抱新科技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9位青年企业家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也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佛山市南海德展钣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耀庭首先发言说,党中央“民企28条”的出台,给了民营经济发展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让民营企业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中科院的交流学习不仅让青年企业家增长了见识,也达成了合作机会。“不仅接触到很多新的东西,学到了知识,还在微生物种植方面达成初步合作。”佛山市南海区帝诺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茵茵对此次学习充满感激。
“通过到中科院学习,我们认识到专利体系的建立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竞争力。”广东新怡内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何俊文建议,要做好知识产权的布局。一些企业代表也提出以工业互联网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发展。
“希望广大青年企业家能够主动拥抱新科技,拥抱工业互联网,积极对接落户区内的大院大所。”区长顾耀辉说,中科院已在南海落户多个平台,南海已携手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9家大院大所,合作建成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等在内的40多个公共创新平台,希望区工商联、团区委、商协会多组织企业家去这些平台对接。当前,南海以“腾云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推动8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南海也将加大对创新的支持,探索以二维码等新科技手段,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传承发扬好南商精神
与老一代企业家相比,青年企业家有着鲜明特点:起点高、理念新、格局大。他们不少是海归,与外界有着广泛的接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市场变化,具有开放精神和创新理念。
“在和老一辈企业家的共事过程中,我感受到老一辈的敬业精神、谦虚礼让、成本意识和风险管控意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生代同样有着老一辈所没有的优势。”已经接班的何俊文认为,作为南商新生代企业家,要做的是传承文化、融合创新。
企业传承、财富传承,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的传承。“老一辈企业家是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不畏艰险、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这种敢为人先、脚踏实地、勤勉有为的企业家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希望青年企业家不要只做老板,而是做真正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有精神的。”闫昊波说,希望青年企业家不仅接好事业班,更要接好精神班,把南商精神继承好、发扬好。
闫昊波强调,希望青年企业家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品质革命”,把产品质量做好,从“过得去”往“过得硬”方向走,打造“百年老店”。
南海青年商会慈善基金成立仪式、“青创生力军”计划启动仪式及2019年度南海青年商会先锋企业家颁奖仪式同时举行。为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创业的支持,团区委、区青年商会将联合打造“青创生力军”计划,涵盖“青企心向党”项目(思想引导机制)、“青企薪力量”(传承培育机制)、“青创合伙人”项目(创新发展机制)、“青村正当时”项目(服务大局机制)、“湾区青创荟”(联络共商机制)等。其中,“青企薪力量”(传承培育机制),就是向老一辈南商企业家拜访学习,传承南商精神。
多措并举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不少企业就青年企业家成长、城市发展提出建议。闫昊波对企业家关心的发展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针对企业家反映的生产发展空间问题,闫昊波坦言,南海发展的土地空间确实有限,但还有一个空间有待发掘,就是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希望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到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建设新型、高标准的产业园区。”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城市环境,南海接下来还将建设“一轴一核两带”。其中,“一轴”就是千灯湖城市轴线,以千灯湖北延过河工程为抓手,做大做强城市核心区,打造彰显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城市名片。“一核”就是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两带”分别是广佛同城连接带建设、西部生态示范带,南海全面提升这两个重点区域的城市形态、自然风貌,为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营造优质环境。
同时,南海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及时排解影响和制约民企发展的各类障碍因素,并建立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的长效机制。
在成功举办中科院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的基础上,接下来,南海将充分发挥区工商联、团区委、商协会作用,大力组织民营青年企业家开展学习培训班、党员青年企业家党性学习班,通过培育引导、搭建政企及新老对话平台等多措并举,全力营造全区关心支持新生代青年企业家传承创新的良好局面。
企业家代表声音
佛山市南海德展钣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耀庭:
“民企28条”给民企更大舞台
“民企28条”赋予了民营经济更大的空间、更大的舞台,让民营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现在土地资源的短缺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希望政府在工业园的改造方面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
广东兴奇金属有限公司常务副董事长陈湛枝:
要将创新融入传统产业
如何传承家族企业?需要创新来支撑。将创新融入传统,就像“物联网+”一样,没有基础如何去创新,因此我们提倡“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承企业。
佛山市南海区帝诺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茵茵:
打造一批青年企业家品牌
希望在政府层面可以助推青年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建设,在新经济、新流量的时代,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将青年企业家的成功案例传播出去,提升南海青年企业家的形象品牌。
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彭伟东:
探索工业互联网融入到智能设备
中科院之行,让我更加坚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在这次培训中,5G技术和精益制造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两点已经在我们公司实施了,我们正在探索将工业互联网、5G技术融入到智能设备中。
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泓业:
希望政府帮助对接旅游线路
我们企业未来发展的两个方向是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改造和物联网的一些手段,让设备上云上网。在文化方面,我们打造了源田睡眠博物馆,将文化融入产品之中,希望政府可以帮民营博物馆对接一些资源。
启迪湾区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诗敏:
中科院学习是“顶天立地”之旅
这次中科院学习,是一次“顶天立地”之旅。中科院是中国最顶尖的科研机构,是为“顶天”,而班里的每一个同学的企业实践,是为“立地”,在交流中可不断碰撞出火花,希望政府以后举办更多培训活动。
广东新怡内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何俊文:
新生代南商需传承文化融合创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作为南商新生代企业家,需要传承文化、融合创新。南海区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但很多已面临传承的问题。
广东雍憬明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贤初:
全面接班才知道担子的重量
在传承接班方面做好三个字很重要,分别是“陪、带、放”。我自己在外创业的10年里虽然碰了不少钉子,但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全面接手家族企业后,才真正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广东华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锡华:
传承企业自身付出很关键
南海是大城配套、小城支出,宜居宜业。南海制造业非常发达,但如何传承发展父辈留下来的财富、资源,不光需要父辈的支持,政府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需要自己付出。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李年智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黄海绵通讯员李怡李嘉文图/实习生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