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要全力绘就“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笔画
擦亮文旅品牌 推动空间再造 加速产业重塑

■听音湖片区是西樵文旅的重要区域。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钟泽诗通讯员/麦钰豪)10月28日至29日,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本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西樵镇要擦亮“文翰樵山最岭南”文旅品牌,做好空间再造、产业重塑两篇大文章,绘就“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笔画。
“看了报告之后感觉很振奋,对南海未来5年的发展充满信心!”西樵镇党委书记李毅佳认为,区委对西樵的发展定位十分清晰。接下来,西樵镇将围绕这个定位持续发力,一方面将发挥文旅优势,通过山上山下联动,擦亮西樵文旅品牌,把西樵打造成大湾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要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两高四新”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西樵,陶瓷和纺织两大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西樵将通过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头部企业,将这两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西樵还提出要发展大健康食品产业,在“大健康”的赛道上争取一席之地。
报告提到,今后五年,是南海改革开放的窗口期、动能转换的提速期,也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期。“对西樵来说,改革就是要破除旧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特别是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要花大力气推进。我们既要有绿水青山,又要有产业高质量发展。”李毅佳说。
在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国欣看来,改革是方向,痛点即是突破点。文化底蕴、生态底色、产业底气都是西樵的“家底”,如何把这些家底转化为发展的动能、巩固西樵作为南海西部区域中心的地位是关键。他希望通过“腾出新空间、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产业、打造新文旅”的新发展理念促进西樵高质量发展。
南海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勇指出,西樵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地方,但面临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要靠改革来增强发展的“造血”功能,要靠发展解决发展问题。“西樵要正视问题和短板,走产业强镇之路。首先要有改革的勇气、有清晰的规划,把工业发展空间稳定下来;其次是要淘汰落后产能,融入区委建设的‘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再者是从市场主体的角度考虑资源配置问题;最重要的是全力以赴推动村改,尽快腾出高质量发展空间,不错失大湾区招商引资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