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农贸市场加快改造提升
市场颜值高了 市民爱来“帮衬”

■轻纺城肉菜市场已完成封顶,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

■吉星市场功能区清晰明了。

■吉星市场内提供便民区域。
走进樵生市场,只见通道宽敞干净,肉类、蔬菜、水果、熟食等摊位分类有序,而在市场的另一边,工人们正加快调整电路。
蔬菜档的档主周雪梅见证了市场二十多年来的不断变化,对于现今市场的改造提升,她喜笑颜开。“改造提升后,感觉焕然一新,市民更愿意来‘帮衬’,生意也几乎翻了一倍!”
农贸市场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它不仅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重要一环。西樵镇今年共有五个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纳入镇内的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中,相信通过改造提升,西樵的商业流通层次和市容环境水平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高颜值摊位获市民点赞
“现在干净整洁,如逛超市一样,买菜更舒心了!”在不少人印象中,菜市场基本都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垃圾堆积、污水横流……但如今在樵生市场,如市民颜明仪所称赞:市场地面干净了、环境整洁了,同时摊位分类有序,菜品整齐摆放,整个面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樵生市场始建于1991年,其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周边人流密集,是西樵镇城中心的主要市场。由于年代久远,市场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排水不通畅、结构不合理、通道照明不规范等问题,给居民买菜、商户卖菜带来不便,亟需改造提升。
今年年初,西樵镇预计投资800万按照A级标准对该市场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已完成一期改造工程,二期改造工程将于近日完工,预计10月底完成整体改造。
“为了将改造期间对市民的影响降至最低,市场改造分6个区域工程进行改造。”樵生市场管理员陈泳强说,一期工程主要包括蔬菜档区域的改造,重新划分区域、铺设亮色的瓷砖、改造照明设施、修整电线线路以及修建摊位区。
现场可见,改造后的蔬菜摊位以亮眼的绿色作标志,肉类摊位以及熟食摊位则以红色和橙色作划分,一个个摊位“超高颜值”,而地面宽敞明亮,舒适的购物环境让市民在买菜时更有意愿与摊主闲聊起来。
目前,樵生市场现有经营户180户,从业人员300多人。周雪梅的蔬菜摊位位于一期改造工程的入口位置,说起市场的变化,她表示不仅是市民乐见其成,她们一群商家也赞不绝口。
而另一边正在建设中的轻纺城肉菜市场,4月启动施工,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成封顶,正对室内商铺及外墙进行装修。总建设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二层高,首层为肉菜、蔬果、海鲜交易区,二层为商业餐饮区,配置电梯、视频监控、食品安全检测室等相关配套设施,计划2022年投入使用。
“原来的市场比较低矮,现在建设得高了,改造以后会极大方便我们周边的居民。”家住西樵轻纺城附近的市民陈建华,对改造前景充满期待。
便民座椅凸显贴心服务
农贸市场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位于樵生市场附近的吉星市场于2021年2月正式对外营业,目前正对档口进行重新规划,预计11月前打造成A级市场。在市场提升改造中,今年7月刚成立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了解档主的需求。
“今天生意怎样啊?遇到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向我们提出。”区裕明是吉星市场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党支部的一名党员,他常常在忙完工作后第一时间到市场与摊主或与市民话家常。“我们会不定期的去了解,去跟档主沟通,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以及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会先将意见收集好。”区裕明介绍,收集到的意见,党支部会进一步分析,并设法解决。
市民买菜需要便民的区域?区裕明指着不远处的便民座椅告诉记者:“看,市民买菜累了就可在这些座椅上就座,顺便欣赏一下官山涌的景色,十分怡人。”而市民在买菜弄脏了手时,区裕明则介绍,市场特意设置了洗手等区域,让市民干净地完成一次购物。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西樵镇今年内对樵生市场、吉星市场、轻纺城肉菜市场、大同市场、民乐市场等5大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并鼓励村级农贸市场加快改造。
对于升级改造验收合格的市场,区、镇两级财政会按照分类补贴、鼓励先行先试的原则,对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验收的市场产权方或市场运营承包方进行补贴。其中每个A级、B级、C级市场补贴上限分别为300万元、150万元和30万元。在市场升级改造中,西樵镇成立了升改专班,根据标准,督促市场按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升改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督促市场按质按时整改。
西樵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常务副所长梁子健表示,对于有意向改造的市场,职能部门亦鼓励他们去升级改造,从软硬件两方面去提升,包括一个硬件的改造提升与内部管理的提升等。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员黄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