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西村党委书记梁少欢:
村民事无小事,用心总能解决


■梁少欢探访慰问百岁老人。通讯员供图

■何楼的街巷整洁干净,每隔2米便有一处花基。

■何楼到处都是家风家训元素。

■2020年6月,岭西村巾帼志愿者队伍成立。通讯员供图
在西樵镇岭西村有这样一位退伍军人,她坚守“退伍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奋战在基层农村一线,用心用情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凝聚村民力量,建设文武岭西。她便是去年5月新上任的岭西村党委书记梁少欢。
退伍返回家乡用心用情服务村民
2000年,梁少欢成为西樵镇万里挑一的女兵,经过两年的军营洗礼,她变得更加沉稳自信。2003年,退伍的她响应西樵镇政府的号召,返回岭西村,用心用情服务好村民。
“小张,最近过得怎样啊?”自2004年起,逢年过节梁少欢总会和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走访探望低保户张氏母子。张氏母子患有精神疾病,不方便外出。如何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呢?梁少欢找到岭西村杂货店老板,让老板定期将日常生活用品送到张氏母子家中,并做好相关物品清单,她定期前来结账。梁少欢还坚持引入志愿者、妇女骨干定期为张氏母子打扫家庭卫生,让他们有个舒服干净的居住环境。梁少欢这一坚持便是10多年,如今张氏虽已离开,但梁少欢对小张的关爱却没有半点减少。
“阿欢,我儿子要跟媳妇闹离婚,该怎么办?”2010年某天晚上,梁婆婆着急万分打电话给梁少欢,希望她前来帮忙劝阻。梁少欢马上联系同事,火速前往梁婆婆家里。
刚到梁婆婆家中,只见梁婆婆儿子大发雷霆,一定要与妻子离婚。梁少欢与同事把双方分开,与梁婆婆儿子单独聊天,认真倾听他的心声,劝导他保持冷静,不要草率下决定。
随后她们与梁婆婆儿媳妇进行交谈,引导她换位思考,多体谅与理解丈夫。同时向梁婆婆和她的孙女支招,充当两者之间的润滑剂,调和他们的关系。“阿欢,他们和好了,感谢你们帮我挽救了这个家。”半个月后,梁婆婆向梁少欢连连感谢。
“村民事无小事,只要用心做,办法总比困难多。”梁少欢说,村民信任我,我更要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让村居发展得更好。
党建带妇建扮靓乡村环境
走进岭西村第八经济社(何楼),村民的房子错落有致,院落门前干净整洁,街巷鸟语花香,家风家训元素随处可见。
但半年前,何楼部分村民保护环境意识较差,不注意庭院卫生,在家门口随意堆放杂物,在公共设施上晾晒衣物,往河涌丢弃垃圾等,让原本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何楼大打折扣。2020年5月,梁少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带妇建”为中心,改善何楼的人居环境。
梁少欢通过强化村居妇联主体作用,发挥妇联执委影响力,撬动巾帼力量,组建了一支巾帼善治志愿队伍。她搭建基层治理平台,赋予巾帼志愿者“当家做主”能力,以“美丽庭院”“巾帼示范街”的创建为抓手,打好庭院建设和环境整治的组合拳。“‘小家美’才能‘乡村美’,‘街道美’才能‘全域美’。”梁少欢说,以巾帼先行,带动了村内党员和妇女等群体,积极参与卫生黑点清理、庭院美化、街道环境改造等工作,以生态之美打开了美丽宜居乡村之门,进一步提升乡村品质,形成水韵何楼的美丽农村新景象。
“奶奶,等我长大了,我也像这位哥哥那样帮你洗脚。”一天,燕姨的小孙子指着“好家风亭”的图画说道。燕姨听后,心里乐开花,连连赞叹孙子孝顺。在何楼,花基、河栏、墙上,处处充满家风家训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
在何楼,街巷每隔2米便有一处花基养殖栏,鲜花在太阳的照耀下艳丽夺目。细看花基养殖栏,更是融合垃圾分类、孝德家风等元素,还插入相应巾帼志愿者名字,责任到人。梁少欢说,这些都是巾帼志愿者群策群力的结果,她们积极参与,坚持做好每个花基的养护工作,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永葆乡村之美。
退伍多年的梁少欢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光荣的战士,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没有忘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始终心系村民,扎根基层一线,充分发挥退伍军人的优势,服从上级工作安排,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带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文武岭西。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潘燕婷潘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