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嗜睡?警惕“小中风”
南海四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谭泽梁提醒,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不及时治疗,3个月内发生卒中风险高达20%

■术前,陈婆婆的颈动脉血管堵塞。受访者供图

■术后,陈婆婆的狭窄血管形态恢复正常。 受访者供图
近日,72岁的陈婆婆坐在自家门庭前,一边开心地与邻居聊着家常,一边手脚麻利地做手工细活。然而一个月前,陈婆婆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手脚不协调等症状,更谈不上做手工细活。
出现症状后,陈婆婆来到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经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检查分析,诊断陈婆婆为TIA反复发作,颈动脉严重狭窄。神经内科副主任谭泽梁解释,TIA是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小中风”之称。其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液成分改变等多种病因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有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地动脉系统狭窄、微栓塞等。陈婆婆颈动脉严重狭窄,容易导致TIA反复发作。
“经常发生TIA反复发作的患者容易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等症状,虽症状通常持续不到1小时,但长年累月下来会引起中风。”谭泽梁表示,TIA是医疗紧急情况,若出现症状应立即送到急诊室并在24小时内完成相关检查与治疗。如不及时治疗,在3个月内发生卒中的风险高达20%。
为解决陈婆婆的烦心事,神经内科医生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在陈婆婆及其家属的同意下,神经内科医生为陈婆婆施行微创神经介入手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通过局部麻醉进行穿刺,利用导丝及导管腔内介入技术,打通颈部狭窄或闭塞段病变,然后放置支架,为陈婆婆打通闭塞血管。术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康复治疗,陈婆婆康复出院,回家后坚持遵医服药,3月初还麻利地做起手工细活。
谭泽梁介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术后患者反应轻,早期能下床活动,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自2020年11月起,神经内科已成功开展3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2名,常规开展脑血管造影术、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脑血管狭窄闭塞腔内成形术等高难度手术,更好地为西樵镇和周边地区的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黄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