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李清波建议:只要白内障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便可考虑手术

■李清波。 【名医有约】 ●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地点:门诊部二楼,五官科2号诊室

【名医简介】
姓名:李清波
职称:副主任医师职务:五官科主任
简介:李清波毕业于广东医学院眼耳鼻咽喉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在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工作10余年,曾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并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专业基础,对眼耳鼻喉科疾病诊疗有较高水平,擅长咽喉部、鼻部的各种常规及微创手术,对治疗鼻、耳部各类疾病及眩晕等有较高造诣。
【名医对话】
《珠江时报》: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白内障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什么白内障的发病率这么高?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白内障?
李清波:白内障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性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国白内障的患病率非常高,其中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60%,60岁以上为80%,70岁以上高达90%,所以说白内障是每个老年人都有可能发生的眼部疾病。
白内障是指眼部晶状体发生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逐渐加重,直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白内障主要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以及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目前白内障发生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的老化、遗传因素、紫外线过度照射、过量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外伤及眼内某些炎症性疾病等有关。
《珠江时报》:白内障用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在治疗和认知上,患者通常存在哪些误区?
李清波:目前国内外都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能治疗白内障的药物。有的药物可能只起到减缓白内障发展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愈。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现在有很多广告宣称吃药能治好白内障,这是极不负责任的,是对患者的误导。
有的白内障患者有等白内障完全成熟、看不见了才能动手术的想法,这是一种过时的观点。80年代以前采用的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手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最为适宜。随着显微手术的普及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视力减退已不是白内障手术的唯一指征。一般来讲,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便可考虑手术。有些患者虽然视力较好,但其伴有明显的畏光或眩光等不适,或对比敏感度明显下降,应尽早手术,改善生活质量。相反,等到成熟期或过熟期再动手术,不仅会因晶状体过熟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或葡萄膜炎,还会加大手术难度,增加并发症风险。
《珠江时报》:新的一年,科室有什么新计划吗?
李清波:有很多患者出现耳聋、耳鸣、眩晕症状,经常误以为是头脑疾病问题,实际上跟听力疾病有关。如今眩晕听力疾病逐年增加并逐渐年轻化,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之势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2021年,科室计划打造一个眩晕听力中心,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近年来,屈光不正患者越来越多。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针对青少年屈光不正问题,科室计划建立视光学中心,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科普用眼知识等,提高青少年正确用眼意识。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黄春梅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