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驻村(居)社工实务指南及社会工作项目指引2.0版本发布
驻村项目怎么做 这份指引帮到你
珠江时报讯(记者/钟泽诗通讯员/梁小英李欣仪)西樵驻村(居)社工有新指引了!10月22日,西樵镇举行社区治理学院建设推广计划成果展,对外发布《西樵镇驻村(居)社工实务指南2.0版本》和《西樵镇驻村(居)社会工作项目指引2.0版本》,因地制宜为驻村(居)社工提供标准化指引。
作为西樵镇社区治理学院的重要产出成果之一,《指南》和《指引》2.0版本是对西樵镇在2018年出台的全国首个《“镇级”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推荐标准》的更新迭代,将重点解决目前西樵镇各村居及社会服务执行主体所存在的社区治理理念未能与时俱进、社区治理机制未够健全、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西樵镇委副书记李润来表示,《指南》和《指引》2.0版本来源于驻村(居)社工的使用反馈和本土试点社区的深度实践探索经验,通过提供“工具集”及将工作过程进行案例化呈现等形式,使其更具有可读性、专业性和本土性,为驻村(居)项目提供更具实质性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部门、村居的社会工作能力。
2019年10月,在西樵镇社区治理学院建设推广计划的启动仪式上,简村社区成为试点社区之一,也是第一代《指引》和《指南》的践行者。
简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文化资源,孕育出国内首批民办实业家代表人物陈启沅、广东才女冼玉清等名人。在此背景下,西樵镇综治办、治理学院、社工机构、社区四方共同商讨确定了“以文化传承为手段,打造学习型社区”的社区治理课题。
简村社区党委委员陈小可介绍,一年来,该社区采用多元的方式挖掘和动员居民参与文化保育志愿服务,由党委引领,社工协同志愿服务团队,对优秀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最后利用家长、青少年以及居民这三种群体的关系,通过层层动员的形式扩大文化产品输出的覆盖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西樵镇在推广驻村(居)社工工作本土化和标准化方面已经走在全区前列。”南海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炬昆认为,尽管在推广初期曾面临困境,但西樵通过引进机构、产出项目、提升队伍素质等,使基层对社会治理的认知有了全面提升,“政府联手社会资源,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效果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