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创新开发“门前三包”精细化系统
扫码录入问题 商家自行整改

执法人员在商户门前挂上蓝色的“二维码门牌”。

沿街商户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今年8月起,西樵城市管理局积极探索“智慧城管”建设,专项研发“门前三包”精细化系统。如今,通过该系统,执法队员、文明劝导员、商户都可上报“门前三包”相关违法行为等情况,最快可在1小时内落实整改。
制作“二维码门牌”实行一户一码管理
走在江浦路上,只见每家商户门前挂上蓝色的“二维码门牌”。原来,这是西樵镇对“门前三包”责任主体实行一户一码管理的“身份证”。
自今年8月起,西樵城市管理局逐步与各类“门前三包”责任主体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将商铺营业执照电子照、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并制作成“身份二维码”统一张贴在门前固定区域。
今后,“门前三包”责任主体、市民、信息采集员、文明劝导员、执法队员等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该责任主体信息,同时可进行数据更新、问题采集、事项申报、工作协同申请、文明劝导、行政执法等管理工作,成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的助推器。目前,西樵镇精细化管理系统已录入1217户商铺信息,包括登山大道、龙泉路、江浦路和樵生市场。
“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扫二维码,在系统中录入巡查或劝导案件信息,系统将通过小程序推送给商户,让商户自行整改。”西樵镇城市管理办负责人骆紫妍表示,如商户不能在1小时内完成整改,或多次出现不符合“门前三包”制度的违规行为,系统将形成执法案件派发给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将前往商铺进行处理。
三大方面完善升级“门前三包”系统
“通过该系统,执法队员、文明劝导员等都可上报违法行为,形成互相监督的氛围,也将城管被动执法转变为商户主动接受管理,实现从人力执法转变为科技执法;同时,面对商家拒不配合等情况,系统可实现不接触式取证,不仅保留了有效证据,还降低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骆紫妍表示,接下来将从数据分析、专项检查、奖惩机制三方面继续完善“门前三包”系统。
在数据分析方面,将利用系统数据及系统分析进行长效管理;在专项检查方面,将“门前三包”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村(居)城市管理考评,并将“门前三包”管理工作接入西樵镇城市管理精细化考评系统和数字城管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奖惩机制上根据企业积分、信用档案和红黑名单,评选“门前三包”示范店、“门前三包”示范村(居)等优秀集体或个人,颁发荣誉奖章,给予资金奖励,对不遵守“门前三包”责任制的情况进行媒体曝光。此外,将“门前三包”诚信工作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内容,实现规范有序、主体自治、协同共治、社会参与的“门前三包”管理新模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体系。
撰文/何泳谊供稿/供图 李韵晴 邓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