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更清花更美 岭南文旅小镇更靓了
西樵积极落实﹃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3960个项目完成整治

简村村心公园成为村民又一好去处。章佳琳 摄

西岸庆云大道改造完成。

百西松岗公园打造核心价值观公园。

改造后的西樵山环山沟。

崇北社区环境更宜居,上坊村公交站改造便民生。

上上金金瓯瓯鹿鹿岭岭公公园园改改造造完完成成。。

西樵河滨公园。
“环山沟的花儿鲜艳灿烂,河滨公园的江边栈道整洁美丽,我忍不住拍了好多张照片。”日前,“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暨群众评议活动”走进西樵镇,数十名市民代表参观走访了西樵山环山沟和西樵大桥河滨公园。不少市民感叹,西樵景色越来越美,值得大家再去发掘藏在身边的美景。
自2017年南海启动“党建引领 网格直联推动环境整治建设‘家·南海’——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开始,区、镇、村居、经济社多级联动,集全民力量打响环境整治保卫战。两年来,8万多幅环境整治对比照片见证南海环境蝶变,4万多个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今年,西樵镇继续积极响应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结合“三清三拆”行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党建引领、网格直联,形成多方合力、全民参与的氛围,最终筛选和确定镇、村居、经济社三级亟待整治的3960个环境整治项目。其中,镇级项目10个,村居330个项目,经济(联)社级项目3620个。截止目前,全镇3960个整治项目已全部完成,西樵再次掀起环境蝶变热潮,为岭南文旅小镇着色。
聚焦
A
环境蝶变市民感叹身边之美
昔日水土流失严重、岸边土壤裸露的黄土沟,经过绿化提升后,变成四季花开的环山沟;曾经杂草丛生的滩涂烂地,已成功换装,成为西樵大桥下又一个靓丽的公园——河滨公园……在“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暨群众评议活动”中,数十名市民代表来到西樵山环山沟和西樵大桥河滨公园,感受西樵新一轮环境蝶变之美。
岸边的花儿随风摇曳,绚烂多姿,两岸绿意盎然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犹如一幅生态画卷在微风下徐徐展开。第一站来到环山沟,市民代表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迫不及待开始“逛拍逛拍”的模式。
“环山沟河道两岸原来是杂草丛生的土坡,黄泥土裸露,植被枯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在前期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成为了西樵环境整治的暗点难点。”负责讲解的西樵山森林公司市政园林部技术员张文忠,一直跟进西樵山环山沟二期绿化提升工程。张文忠介绍,乘着南海区推动十年百万图环境整治提升的东风,西樵结合岭南文旅小镇的建设,将环山沟打造成一条绿色生态长廊,满足了附近村民的休闲休憩需求,更为西樵增加了一处游玩拍照的打卡点。
据介绍,环山沟的改造首先从加强土壤恢复开始,随后清除河道两旁的杂草,结合水道进行植物景观营造。同时在河道两岸种植黄花风铃木、红花玉蕊、红花紫荆、木棉、水杉等乔木,以及泰国龙船花、肾蕨、毛杜鹃等低矮灌木及地被,丰富植物景观,让环山沟四季有花。
“以前只知道西樵山,从未来过环山沟,第一次来到这里,发现这里有花可赏、有地方散步,附近还有葡萄园,非常适合郊游。”市民姚丽文感叹道,身边环境越来越好,要发现更多藏在身边的美景。
市民代表第二站来到西樵大桥河滨公园,蜕变后的河滨公园更是引得市民代表连连感叹。“以前西樵大桥底下是一片烂地,完全没有想到在这建了这么漂亮的河滨公园。”家住禅城的冯卓虹,祖籍西樵,此次回到西樵让他不仅欣赏家乡之美,还发现了很多此前没留意的美景。“最大的感触就是政府在环境整治上下了狠功夫。”
B
多方联动改造项目完成率达百分百
西樵山环山沟和西樵大桥河滨公园,是西樵开展“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的其中两个项目。今年以来,西樵镇结合“三清三拆”行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党建引领、网格直联,形成多方合力、全民参与的氛围,积极落实“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
“通过基层党建引领、网格直联的模式,可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村居与部门之间的合力,形成联动机制,推动一系列的环保工作。”西樵镇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陈沃皓介绍,多方联动,全面收集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环保热点问题,重点推动西樵人居环境整治。在前期,就计划完成环境整治项目总数为3960个,其中镇级项目10个,村级项目330个,经济(联)社级项目3620个,项目涵盖“城市品牌”及升级改造类、社区环境整治类、群众关注热点环境整治类、环境综合整治类等。
“如环山沟和河滨公园以及镇内多个村级公园改造等,这些项目与镇内中心工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三清三拆’等互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西樵人居环境的蝶变,同时助力岭南文旅小镇建设。”陈沃皓表示。
为落实“十年百万图行动”工作,西樵镇环保办还为全部项目建立台账,细化整治任务进度表,实行一月一报跟踪项目整治进度,以便及时了解掌握项目的整治进度,同时收集村居级和经济社级典型案例。
“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陈沃皓说道,官太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已于4月竣工;上金瓯鹿岭公园改造项目和庆云大道道路景观改造工程于5月底完成,村居环境焕然一新,为村民提供出行休闲娱乐提供便利;佛山市诺德安达学校建设项目于8月前完成,并于9月份正式招生开学;渡滘村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工程和儒溪村基边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已于10月前完成并已投入使用……截止11月,全镇3960个整治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率达百分百。
“下一阶段,会在巩固前期的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整治47条黑臭河涌,推动山南片区的连片改造,促进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陈沃皓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改善城市环境,增添市民的幸福感。同时,借助环境再造,为西樵提供更多产业载体,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新西樵贡献力量。
亮点
改造多个公园 提升人居环境
沿着青青草地,观赏绿道相间,站在江边栈道,饱览樵山美景。曾经垃圾遍布、杂草丛生的河滨公园,历经数月的精心雕琢,悄然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游玩。
西樵大桥河滨公园是《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的滨水河道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项目,位于西樵镇北江与官山涌交汇处,北起樵高路,沿水岸至南全长约2.5公里,设计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包括园建部分的园路、绿道、儿童活动场地和人工开挖浅水池等,还有约514米长的江边栈道,绿化种植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根据改造规划,河滨公园将现有的生态系统中脆弱的滩地进行生态化修复与改造,随后进行相应的景观设计,突出水的特色,融入岭南文化元素,以生态自然的表现手法,创造灵动、精致的西樵滨河景观带,目标是打造一个精致的“河湾水邑”生态游园。
河滨公园作为镇级的改造项目,着实提升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事实上,今年“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中,镇内不少村居还将公园改造提升纳入改造中,进一步优化辖区内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古色古韵的简村村心公园、充满红色元素的百西松岗公园、提供悠闲娱乐的上金瓯鹿岭公园……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十年百万图行动”的契机下,一个个公园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了周边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公园的功能区原来分散不连接,园内的设施也比较破旧,现在焕然一新,居民更愿意出来闲聊散步以及玩乐。”简村村民明叔闲暇时,便会来到简村村心公园内的新修葺的凉亭内静坐,或与邻里聊天。在简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他,见证了这个公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想不到现在变得这么美,身为简村人也觉得骄傲。”
年近八旬的街坊黎大祥更是每天到百西松岗公园散步、遛狗、锻炼身体。“原来公园杂草丛生,现在周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也很有百西社区的特色。”黎伯还会欣赏凉亭上的精致绘画,经过石板小路时沿途阅读宣传栏上的“法律小知识”。“公园有着这样的变化,不仅促进村民文明素质提升,也让‘和善百西’的文化品牌深入村民中。”
在推进十年百万图的整治提升工作的过程中,不少社区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及“三清三拆”工作,对社区内存在的黑点、难点进行了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
数据
2019年西樵镇环境整治项目完成情况(截至11月)
一
全镇完成项目情况
◆项目总数:3960个,完成3960个,完成率100%
二
镇、村(社区)、经济(联)社各级完成情况
◆镇级项目总数10个,
完成10个,完成率100%
◆村(社区)级项目总数
330个,完成 330个,完成率100%
◆经济(联)社级项目总
数 3620个,完成3620个,完成率100%
撰文/摄影 陈肖玲 供稿 周沛关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