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贵邨提“颜值”居民赞不绝口
截至今年10月,西樵已完成5个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工程

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岭南风情的庭院灯、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整齐美观的管线网槽……近日,樵贵邨小区升级改造工程完成,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让业主们赞不绝口。
投260万改造5大项目
樵贵邨小区位于樵乐路15号,西靠吉水排站,东倚文明公园,南临江浦西路,地理位置较为便利。小区面积约720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住户119户,共368人。改造前,小区建筑墙体风格老旧,围墙破损,河涌边栏杆开裂,管线杂乱无章,绿化及园建设施不完善,休憩园地不足,健身设施缺乏。今年初,西樵城管办、市政办、樵园社区以及小区业主沟通协商后,于今年7月对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对小区进行了五大项目二十项工程的改造提升,包括入口景观、公共绿地景观、河岸景观、通行环境、建筑外立面,共投入了260万元。
如今,走进小区可谓是“步步皆景”。岭南风格围墙的小区大门,新设交通标识标线和防撞设施,分设人行道和车行道,安装智能车辆识别系统,既美观又安全;小公园以差异化的铺装样式和花基划分为休憩区和健身活动区,集“健、娱、憩”于一体;原有破旧围墙喷涂石漆翻新,新增邻里和谐、尊老爱幼等正能量墙绘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休憩廊架,温馨又舒适。“现在小区环境面貌变得高大上,车位整齐有序,绿化美观实用,悠闲空间也宽敞安全。”小区居民何先生点赞道。
打造高品质居民小区
环境美了,管理也不落后。在改造前,樵贵邨小区常年物管缺位,小区卫生、治安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居住环境每况愈下。因此,樵园社区居委会通过动员小区业主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制订小区管理制度、公共绿地及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小区卫生组织和管理制度、小区车位管理办法、小区居民议事制度、小区出租房屋管理制度等11个管理制度方案,加强小区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管理,实现小区居民自治管理。
自2016年起,西樵镇城管办、市政办、供电所以及相关社区通过局部空间整理、建筑外观改善、电力管线改造、市政设施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城市管理等微改造,推动村居环境品质实现优化提升,并将其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改善城中村和旧居民社区环境。目前,西樵完成长堤路64号小区、警民楼小区、碧玉小区、西樵旧村、樵贵邨这5个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工程,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改造虽已完成,但我们会对改造小区开展城市管理‘回头看’,监督和巩固改造成效。”镇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区两级将对樵贵邨进行验收,西樵镇也将继续加强对改造后居民小区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打造“生活便利、居民满意、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整洁美观、安全有序”的品质居民小区,提升西樵旧村居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感,让创建文旅小镇的成果惠及西樵街坊。
撰文/何泳谊供稿/供图 李韵晴 冯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