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1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擂台设在网上 拍视频即可 “比武”
    • 每周有数
    • 让各类学生都能在狮山成才
    • 党员楼长当主力 带动街坊齐创文
    • 新增两违露头就打
    • 狮山成立首个初中少先队
    • 美景处处彰显文明

    第02版:法制与生活

    • 9月起,新市民灵活就业人员 参保条件放宽了
    • 商品保修期内出问题商家承担维修额外费用
    • 违法推填土 露头就要打
    • 狮山将开展企业劳动用工信息采集工作
    • 助力狮山企业正规处理固废

    第03版:教育

    • 未来5年增加学位超3万个
    • 牢记教育使命 点亮学生心灵
    • 官窑中学385名学生加入少先队

    第04版:创文

    • 文明狮山处处美景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3:教育

一图读懂《狮山镇新时代品牌教育创新发展五年(2020年1月-2024年12月)规划纲要》

未来5年增加学位超3万个

2020年09月18日

9月10日,狮山镇举行“和美博爱,点亮未来”2020年庆祝教师节暨教育五年规划发布大会,会上发布了《狮山镇新时代品牌教育创新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描绘狮山教育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力争把狮山镇建设成为以“和美”“博爱”“点亮未来”为标识的“岭南教育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明珠”。

围绕新规划,狮山将如何行动、推动实施?记者带您一图读懂规划纲要。

大格局

唯教育是未来的希望打造新时代品牌教育

一个理念

“和美博爱,点亮未来”

一个目标

把狮山建设成“岭南教育名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明珠”

六大品牌

转型升级“树本教育”品牌、构建“学研行”教育管理生态品牌、开发“动力系统”模式品牌、建设智慧教育品牌、提升特色教育品牌、打造教育交流合作品牌。

大担当

唯教育不能等待未来 5年新增学位超3万个

●加大投入:未来五年,狮山镇将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规划科技路小学等公办学校新建工程项目10个,规划官窑二中等公办学校扩建改建项目15个,预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万多个。

●普惠教育:到2022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到2024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学前教育:到2022年,全镇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9%,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8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社区教育:到2024年,社区教育年培训量达到25万人次。

大梦想

唯教师不能辜负六大品牌培育品质师生

●“树本教育”:把握教育的根本,培育真正意义的人,以“‘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项目为平台,强力推进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重构学校现代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

●“学研行”:通过“学研行”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同时借助和创新“研究生之家”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材。

●“动力系统”:激发师生的内驱力,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激情、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积极性。

●“智慧教育”:加速开发教育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平台将学生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记录下来,及时向学校、教师、家长反馈学生发展情况,共同寻找方法解决学生问题。

●“特色教育”: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使学生不仅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还能在这些发展方向中,根据兴趣和正向引导自主选择发展目标。

●“教育交流合作”: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融合国际视野、国家视野和本土立场。

大作为

唯教师不能苟且落实规划五育并举育人才

狮山镇罗村第二初级中学校长谢彦兴:规划中提出“育分”和“育人”的关系,接下来要主动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使学生的成绩和素质同步提升。

狮山镇英才学校副校长范修通:将佛山剪纸特色课程迁移到狮山镇英才学校,打造岭南特色名校。

狮山镇联和吴汉小学校长蔡阳合:将规划与学校原有的办学特点互相融通,主动补短板、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思想、制度和行动三个方面与规划相匹配。

专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

纲要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立场

《狮山镇新时代品牌教育创新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布令我十分振奋,该规划的核心理念“和美博爱,点亮未来”凸显了教育的原则,提出在“和美”的环境中培养出有“博爱”之心的学生,将“和美”与“博爱”有机融合到一起,体现了狮山教育独有的信念和追求。

整个规划的视野是很大的,既有国际视野,也有国家视野和本土立场,同时也十分契合实际,有教研机制、课堂改革等具体的抓手,通过这些载体和抓手,这个宏大、美好的理念能在日常的学校变革、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中落地转化。

该规划的落地实施,需要各个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及家长、社区的共同协作,家庭教育力、学校教育力、社区教育力三力融合的共同勾勒。狮山教育的基础非常扎实,“我对狮山建成“岭南教育名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明珠”有充足的信心且十分期待。”

两个落地建议:

继续拓展“学研行”教研机制:“学研行”的继续拓展要做到“读懂”、“学习”和“研究”。“读懂”意味着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家长、读懂自己,教师要在与学生、家长交流、课堂教学及发现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更深刻的理解,“学习”是教师保持激情、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修炼、攀登的过程,真正的学习不是旁观和旁听,是把听到的、看到的、领悟到的练出来,“研究”则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育分”和“育人”、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进行研究,走出融通之路。

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混融:未来,教育、学习不只发生在校园,也发生在企业、社会,学习任务将指向真实性、生活化的学习任务,学习同伴将从多人转变为个体,评价将转向在线伴随式、数据导向的评价,这要求教师不只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混融教学是融通式的思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混融是两种教学方式能够自由切换、穿梭和转换的一种教学,教师要通过线上教学引发学生深度学习,要成为好的互动者和引发互动的人,要建立起在线教学的视频资料库。

文/珠江时报记者林一峰通讯员陈富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