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驿站请“武状元”守门
里水打造各具特色的读书驿站,2023年将覆盖至里水镇40个村(社区)

■赤山村读书驿站在设计上运用了当地特色跳火光元素。 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摄

■鲁岗村读书驿站开展夏令营活动。

■大冲社区读书驿站由原大冲旧私塾升级改造而成,既保留了旧私塾的书香气息,又融合了现代化的智能设备。

■胜利社区读书驿站志愿者主动担起站内清洁工作。

■瑶头村召开会议讨论读书驿站选址问题。
寻一处静谧,读一本好书。里水镇白岗社区读书驿站内,不少读者坐在里面感受书香魅力。在进站处,以里水武状元姚大宁为原型的“大宁兄”陈列吸引着不少居民驻足观看。原来,这是白岗社区在读书驿站升级改造后新增的独具村居特色的陈列,旨在引导居民传承弘扬姚大宁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等优良品质。
白岗社区读书驿站是里水打造有特点、有内涵的读书驿站,推进读书驿站全覆盖,盘活乡村文化阵地,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缩影。截至目前,里水共有31个读书驿站,2022年,里水镇新建15个读书驿站,并对16个原有读书驿站进行升级改造。读书驿站开在家门口,让里水市民近距离接受文化熏陶,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基层善治。
打造有内涵、有特色的读书驿站
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作为乡村文化阵地矩阵中的重要部分,读书驿站承载着居民探索知识、增长智慧的文化使命,也让居民有了凝聚文化共识的阵地。但经过时代的发展,大众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千篇一律的读书驿站已然满足不了市民的新需求。里水如何建设有特色、有内涵的读书驿站,成了亟需思考的问题。为此,里水围绕一村一特色,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乡土文化等工作打造出各有特色的读书驿站。
在金峰洲片区,里水镇党群服务中心内部的读书驿站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充电”。该驿站在设计上巧妙融合了红色党建元素,并提供众多党史类书籍供读者阅读,让市民通过读书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该驿站地处里水镇产城融合示范区——广佛青创城。读书驿站的建成,进一步补齐了广佛青创城的公共文化服务配套,为青年人才成长搭建智汇平台,满足青年人才汲取知识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吸纳和汇聚更多青年人才留在里水,助力提升里水城市品质。
读书驿站不仅蕴含着新内涵,还是展示里水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的载体。连片花海、居民悠哉划龙舟……鲁岗读书驿站以“花径鲁岗,水悦龙舟”主题的墙体涂鸦和站内雅致整洁的环境相映成趣,实现“处处是文化,步步皆美景”。里水镇文化发展中心趁着里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里水样本”的东风,因地制宜将龙舟文化与水乡元素相结合,为鲁岗村量身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读书驿站。
而在赤山读书驿站,读者吸收文化知识之余,还能了解本土文化,增强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赤山村以“古村乡愁,光耀赤山”为主题建设读书驿站,赤山跳火光的元素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以乡愁为纽带传承乡村文明,促进里水非遗的传承发展。
在1月14日举行的里水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表决通过2023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一个项目便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新建或改造14间读书驿站,构建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的现代图书馆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充实里水镇的“乡村文化阵地矩阵”,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一民生实事项目,充分彰显出里水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据了解,2023年读书驿站将覆盖至里水镇40个村(社区)。
厚植水乡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2022年以来,里水各村(社区)的读书驿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也为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探索了新路径。实地走访协商解决用地问题、乡贤出资助力读书驿站改造升级、培育志愿力量做好管理服务……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部门、村(社区)、乡贤、志愿者等多方努力下,读书驿站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在推进读书驿站建设的过程中,瑶头村面临用地难和资金缺的问题。村委会先后拟选了三块闲置用地作为地址,但部分村民认为建设读书驿站是浪费和占用本村的土地。此外,村委会还缺乏自有资金建设读书驿站,使得项目推进举步维艰。面对种种情况,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为民谋福祉,并把目光聚焦在东南经济社一块闲置地上,多次实地走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入户向村民讲解建设读书驿站的利好,消除村民的误会和疑虑;同时,最大化利用区、镇的奖补资金筹建读书驿站,与设备提供方、房屋施工方多次谈判达成最优惠价格。经过大半年的筹建,瑶头读书驿站即将建成对外开放。
在以乡贤力量促进基层治理方面,大步社区发动乡贤出资,推动读书驿站升级改造工作。据了解,大步读书驿站建于1986年,由当地企业家、知名人士和居民捐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20年,在区镇部门的支持下,大步读书驿站融合乡村振兴主题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美丽蜕变。挖掘乡贤力量支持家乡建设,大步读书驿站的升级改造,体现了里水发挥乡贤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进而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工作思路。
大步社区凝聚乡贤力量推进升级改造工作,胜利社区则凝聚志愿力量开展管理工作。在胜利社区读书驿站内,小站长在家长的带领下维持场馆秩序、整理站内书籍。这正是胜利社区积极培育志愿力量,让读书驿站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以家风促民风,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依靠志愿者力量,胜利社区读书驿站管理事务井井有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进一步打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提出,要坚持文化引航,用有内涵的水乡文化润泽人心、敦睦乡谊,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经济文化生活。新的一年,里水将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大力推进读书驿站等乡村文化阵地矩阵打造,让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在推进文化繁荣的同时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以文化力量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会向善向美发展。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海燕(署名除外)通讯员麦倩姬何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