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召开2022年度城市品质提升现场会
多点开花 处处结果 里水城市建设成绩亮眼

■梦里水乡景区艺术河畔景色迷人。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里水镇大步袜子文化公园。
珠江时报讯(记者/刘伟鹏通讯员/郭璀)12月23日,南海区召开2022年度城市品质提升现场会。在里水分会场,区长王勇带队视察了袜子文化公园、艺术河畔、里水河流域治理滨水景观提升项目。里水城市建设多点开花、处处结果,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名企百园”点缀梦里水乡
今年以来,南海区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桥下空间升级改造、公园城市建设、人居环境改造、水环境治理等一批工程取得积极成效。
桥下空间升级改造方面,南海区共对28座桥下空间开展利用改造工作,估算投资达1亿元、利用面积约34万平方米,解决停车位约2400个。南海区还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投资模式,引入社区、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养,共引入社会资本约3200万元。
与此同时,南海区积极推进“名企百园”建设项目,由政府统筹、多员参与,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建设家门口一大批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让企业家精神从“隐形”变成“显形”,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环境改善。
其中,大步袜子文化公园是里水镇第二批“名企百园”建设项目之一,这个“隐藏”在大步社区一环桥底的新建公园,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通过打造文化主题鲜明的现代化滨江景观核心碧道段,建成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运动、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景观场所。
现场可以看到,这个色彩缤纷的公园,不仅配备了休闲健身器材,每个桥墩还有丰富的彩绘,作为展示里水袜子特色产业的窗口。公园一期桥墩由大步新乡贤文化促进会出资彩绘,用卡通手法描述了里水纺织行业的发展历程,传播里水袜子文化。接下来,公园二期计划建设集收藏、展览、研究、旅游、娱乐、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博物馆——佛山市袜子博物馆。
同时推进的里水镇第二批“名企百园”项目还有创显人才公园、中联公园、精铟海工公园、乡伴长屋花房公园、嘉洲休闲公园。早前,里水镇通过镇企联动,已打造了兆创·领德公园、源田生态公园、金溪湿地公园等。接下来,里水镇拟建和桂工业园体育公园、水晶岛休闲公园、文灿文笔楼古村文化公园等第三批8个“名企百园”。
流域治理守护碧水美景
2022年,南海区将碧道建设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在2020年、2021年全区合计完成碧道建设90.26公里基础上,今年以来,南海全力推进西江干流、佛山水道等碧道建设工作,现已新建成95.6公里碧道项目。
视察组当日视察了里水艺术河畔、里水河流域治理滨水景观提升项目。里水河是广佛跨界河涌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8.2公里,北起于西南涌,南汇入水口水道,最终汇入珠江。流域面积为66平方千米,包含93条支涌,涉及19个村(社区),覆盖常住人口约18万人。
自2018年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开展以来,里水河水质稳定达到五类水标准。接下来,里水河将持续开展“四源共治、综合治理、流域治理”,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构建水治理、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的水生态文明格局,着力打造
全国流域治理的典范项目。
“四小园”促环境“大提升”
当日视察组还视察了里水的“四小园”建设成果。
自里水镇全面启动“四小园”建设以来,文教社区11个经济社掀起了一股“改造风”,党员干部、志愿者纷纷动手,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把一块块散乱的闲置地变成了田园、菜园、果园、公园,激发起了居民动手装扮家园的热情。小家园更美,大家园更靓,全镇建成超过600个“四小园”,居民生活环境更优、幸福感更强。
这是南海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南海设立了1亿元“南海区乡村振兴建设引导专项资金”,撬动村、社两级和企业、乡贤投入逾5亿元资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政府引导、集体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以“小切口”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逐步实现从“政府干,群众看”到“美丽家园自己建”的有效转变。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成效也同样显著。根据改造安排,“十四五”期间,南海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不少于305个,约5.8万户,总投资约17.4亿元。截至今年12月,已启动改造42957户,已完成改造32426户,累计完成政府投资约8.89亿元,带动社会投资约6.9亿元。其中里水已完成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户数3490户,建筑面积40.1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9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