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2年08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供需对接够精准 企业大赞效果好
    • 青年在里水创业优秀项目最高奖15万元
    • 小区有了文明公约不文明现象减少了
    • 这所新建公办初中颜值高有内涵

    第02版:一周时政

    • 优秀创业项目最高奖励 15万元
    • 地段佳配套好人才公寓喊你入住里水
    • 紧盯三个重点整治用气场所
    • 里水市场监督志愿服务队成立
    • p42

    第03版:融爱社区

    • 邻里需求多元化 小区公约帮解决
    • 游里水美景学安全知识
    • 不符公司股东资格子女无法继承股权
    • 物业经理每月接待 业主问题及时跟进

    第04版:上善教育

    • 打造大湾区高品质公办初中学校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3:融爱社区

邻里需求多元化 小区公约帮解决

里水推动城市社区探索制定居民公约,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主角”

2022年08月30日

    ■金峰洲社区居民代表讨论小区公约制定。

    ■自《悦园小区文明公约》推出后,该小区过去电动车乱停放的现象已基本消失。

    每天10时许,在金溪社区中恒海晖花园西门党群服务站附近,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居民出来溜犬。自小区制定养犬公约并划分溜犬区域后,因溜犬产生的居民纠纷大大减少。

    当前,里水大力推动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城市社区针对小区实际探索制定居民公约,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停车难、垃圾分类等问题,引导居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为“主角”,合力建设熟人社区,创造更文明和谐的家园。

    居民需求不一样小区公约来统一

    位于金溪社区的中恒海晖花园,现有住户超800户。小区居民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差异大,邻里之间的需求不一。如针对小区住户养犬溜犬问题,有的居民认为养犬溜犬是业主权益,其他人不应阻止或干涉;有的居民认为不牵狗绳、放任犬只随地大小便,会影响居住环境。

    该小区党支部发动党员、楼长、志愿者入户走访摸查小区养犬情况,邀请小区养犬业主、居民代表等参与座谈讨论,最终敲定了《小区文明养犬公约》,规范了溜犬的时间、区域等。这份公约既保障了养犬业主的权益,又确保了居民的人身安全,让各方诉求达到平衡。

    目前,里水共有40多个住宅小区,常住居民超20万人。小区居民均希望党委政府、社区居委、小区物业可以为居民找到“最大公约数”,共同向建设熟人小区目标迈进。而制定内容符合实际、措施针对性较强、群众喜闻乐见、社会效果较好的小区公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力举措。

    针对治理难点痛点适时更新小区公约

    海南洲悦园小区的居民也体验到小区公约的好处。自《悦园小区文明公约》推出后,该小区过去电动车乱停放、高空抛物、溜犬不牵绳等现象基本消失。

    “小区公约实施大半年以来,近500辆电动车均做到有序停放,居民出入更安心,行为更文明了。”该小区融和圆桌议事会秘书长黄文伟说。

    住宅小区日常管理涉及内容多,每一项都与居民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真正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小区管理的难点和社区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问题,适时更新到小区公约条款中,增强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才能切实推动居民自主处理日常各种治理问题。

    里水镇公共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认为,社区党委、物业公司、小区自治组织、自治队伍等在日常开展小区治理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可提炼成小区公约。如新兴社区海纳公馆对小区电动车实行“一车一档一码”管理制度,有效减少了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及入楼入户充电现象,这个好经验若推广至各小区并形成公约,可有效解决电动车停放安全问题。

    引导居民当“主角”让小区治理更有效

    小区公约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制定,发动邻里一起遵守,才能发挥其真正实效。如柏悦华府组建了电动车志愿服务队,日常巡查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使得小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觉遵守停放规定的意识,逐渐根治了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让居民共同参与执行小区规范,有效解决了“社区和物业人员在干、居民在看”的问题。

    金峰洲社区居民刘红非常期待小区公约的出台。她还专门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公约座谈会,对社区管理及公约内容提出建议。目前,金峰洲社区已完成公约民意征集,初步拟订的草案提交镇职能部门审核后,将于9月上旬进行审议表决。

    “有了公约,关键是宣传、执行。”黄文伟认为,公约推出后,党支部、热心居民等要大力推广公约,并推动大家一起监督,及时在业主群曝光业主的不文明行为,树立正面典型鼓励守约行为,让严明执约的文明氛围越来越浓厚。

    每个小区都是从陌生圈子变成熟人小区,难免会出现各类治理问题,相信只要每位居民都能发挥主人翁精神,一定会找到破解方案,通过实行接地气的小区公约,构建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园。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李浩坤傅宝珠李沅颖吴少卿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