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南海)工作基地在里水启动筹建
力争2025年前建成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南海)工作基地筹备建设暨中发兆创科技园开园仪式在里水举行。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朱嘉泳摄影报道)6月23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南海)工作基地筹备建设暨中发兆创科技园开园仪式在里水举行,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目前基地已引进10个高端人才产业化项目。
今年2月22日,里水与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签约,共同建设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基地将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根据双方协议,自启动之日起五年内,基地需获批成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南海)工作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是中国科协与海外众多科技团体共同发起,得到中组部、人社部共同支持的面向海外的招才引智活动平台。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南海)工作基地落户里水,将紧紧围绕里水产业特点,广泛开展海外人才和项目的对接、引进、推介、服务工作,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为海外科技人才资源向里水集聚开辟新的通道、提供新的机遇。
现场,里水与首批入驻的10个高端人才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签约。
为破解科技项目创业初期资金难问题,里水镇与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发起成立了首期规模1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将投向园区内高发展潜力、高附加值项目,优先支持园区成果转化项目在基层落地结果。
里水历来重视产业平台载体培育和企业科技创新。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布的佛山南海区8个项目中,有4个出自里水,牵头获奖的项目更是全部花落里水,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较好的经验。
当前,里水镇按照南海区“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的战略部署,发展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升级,聚焦“两高四新”产业导向,强化产业平台主战场地位,以新引擎助力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高地。里水与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深入合作,建设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将有效推动一批高端人才科创项目落户里水。
里水镇委书记黄伟明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将全部投入里水的科研项目,里水将继续加大在产业发展和载体建设上的投入,为人才引进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力争在2025年前建成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
南海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乔吉飞表示,在中发兆创科技园建设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南海)工作基地,是南海区“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发展模式的又一成果,希望佛山中国发明成果研究院继续发挥成果转化的优势,努力将该工作基地打造成为国际高层次人才聚集、先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争取在2025年前把中发兆创科技园打造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首批入驻的高端人才产业化项目
1佛山禾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先进电子胶材料产业化项目)
2广东博尔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创透皮生物材料及修复技术的开发应用产业化项目)
3广东普立维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柔性机器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项目)4佛山一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基于3D-AI技术三维动物行为智能分析系统产业化项目)
5广东科睿超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球形纳米氧化铈抛光液研发及产业化)
6广东中发微纳科技有限公司(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产业化项目)
7广东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化工园区综合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产业化项目)8广东森思自动化有限公司(新型高性能多维力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广州市皓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物阻抗与皮肤3D成像检测技术研发及智能设备产业化项目)
10广东微睿特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医针药结合现代产业化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