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委党校2022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训练营学员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描绘美好愿景 谋求更大发展
里水镇委党校2022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训练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令人期待,干部学员们的状态如何?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记者直击现场,并邀请他们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描绘社区发展新愿景动员村民一起实现
分享者:文教社区党委书记黄启良
我们最大的帮手
就是村民
镇党委书记黄伟明为我们开讲了“第一课”,他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介绍了干部联系群众的多种技巧,提醒我们除了抓住党员,还要抓住青年等群体,要制定和落实好联系群众的制度。
对此我深有体会,做农村工作,我们最大的帮手,就是村民。近年来文教社区也非常注重做好群众工作,例如通过表彰优秀学子、邀请学子家庭分享教育经验、发动学生家庭参与“四小园”建设等,提升村民荣誉感的同时,广泛做好村务宣传,并让他们参与村的建设,在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推动下,逐渐改变了“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局面,人居环境好起来了,“四小园”也建得越来越多了。
我要思考:更多的力量我们该如何凝聚起来?文教社区除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还有显得“涣散”的三类力量:一是年纪大的、对村比较了解,但是不太愿意理事、不愿站出来说公道话的;二是常年外出工作、对村不太了解,容易受人影响的;三是无所事事、多抱怨,喜欢挑事,刷存在感的。
一直以来,我们抓党建、抓队伍,更多的是抓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而对其他群体相对抓得薄弱。在钟教授的启发下,我明白到,不要形式上联系群众,而要实际联系群众,融入群众生活中,要投其所好,例如一起唱粤曲、一起跳广场舞、一起娱乐……根据不同类型的力量,采取不同的方式关心、服务好他们,争取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村民的愿景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争取村民的支持,就要让他们愿意与你一起为同一个“愿景”努力。这也是我这次参加训练营较为深刻的一个新认识。黄伟明书记提到,村(社区)要设定一个发展愿景,要通过项目、工作来实现,而且要让群众知道,让他们入心入肺了解有什么好处,才会让他们感兴趣、参与、支持。
反思我们自己,就很有必要研究我们社区的发展愿景是什么,村民共同的愿景是什么,要迅速定好位。对此我做了一些思考,文教社区去年人均分红首次突破了万元,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可是社区治理的多种问题逐渐凸显,如利益分配问题、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等,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制约后期发展。
今后,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坚持经济、治理两手抓,全面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争取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管理有实效,塑造文教新品牌。
我们需要一个村民共同认可的美好愿景,让所有人都愿意为之出力。这个愿景应该是令人幸福的、令人自豪的。接下来我们班子将会在五年工作计划基础上,广泛收集民意,共同描绘文教社区的发展新愿景,并动员全体村民,一起努力实现。
提前规划策划谋划谋求更大的发展
分享者:宏岗村党委书记李汉荣
年轻人“拖后腿”我们要拉一把
去年村(社区)换届以来,我深切感受到班子团队战斗力跟不上新形势,年轻“两委”干部新鲜血液的注入,存在不熟悉业务、不及时反馈、不主动思考、怕得罪人放不开手干等现象。如何进一步提升班子团队的执行力与战斗力,是近年来我一直思考的新命题。
在训练营上,我发现很多村(社区)都存在年轻干部或者年轻党员“拖后腿”的现象。镇党委书记黄伟明、训练营导师钟立功教授都带给了我很多新启发。要提升我们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首先要优化村(社区)的政治结构,才能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而政治结构的核心力量就是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年轻“两委”干部、党员正是核心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宏岗村“老班长”,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拉他们一把。往年每到年底,我作为村党委书记都会将发展思路与班子沟通,包括新一年的发展计划、工作任务等,大家基本上是按部就班推进各项工作,很少主动思考、提出新思路。今年春节前,我改变往年做法,专门给“两委”干部及各经济社社长布置一个任务: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报一件实事方案,作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后形成全村新一年的发展计划。
这次训练营更加坚定了我这样做的信心与决心。让我更坚信只有每名干部都主动思考、担当、作为,才能支撑起村(社区)的政治结构,才能真正凝聚更多力量,抱团成为一个坚强的团队。
发展遇瓶颈要做足准备破局
村(社区)党委书记“一肩挑三职”,基层组织建设、经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提升,大家都指望着我。钟教授说,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地位是指在“民心所向”上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发展。
对于村民来说,经济收益是最直接、看得见的发展成果,然而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低于村民预期目标。加上近年政策调整原因,宏岗村之前集约起来的千亩农田因新的政策法规要求未能按计划全面开发,一些村级工业园旧厂房改造项目由于土规调整更新暂不能提升改造,经济产业发展面临停滞不前的局面。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黄伟明书记说,做事情一定要提前规划、策划、谋划。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发动干部、经济社社委、“一员两代表”及时对村民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了解当前的发展政策、规划等;另一方面要做好规划,做好多方面的沟通工作,例如三旧改造项目虽未能改造,但是要提前跟相关的使用者沟通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的方向等,做好前期的人、财、物等准备,机遇一来可以快速抓住。
接下来,我不仅要班子团队坚强起来,整个村也要抱团起来,我们班子还要积极联动职能部门推动相关工作,通过村、部门、镇联动抱团,谋求宏岗村更大的发展。
激活组织的“发动机”他们有招
分享者:里水镇鹤峰村党委组织委员李翠媚
“分担书记的压力,我一定要得力”
通过学习训练,我跟书记们一样,学到很多新知识、新技巧,但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能深切理解书记“一肩三挑”的重担与压力。
作为组织委员,是日常负责为组织“添柴加火”的人,就是要想方设法激活组织的“发动机”。以前我确实未曾换位体会书记角色,更多时候是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尽力落实相关工作。经过这次训练,我真正意识到,我做组织工作,不仅要抓人聚心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地,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书记的治理理念并宣传到每个人心里,从更长远、更精准的方向,动员全体村民。
要想分担书记的压力,我一定要得力。接下来,我要学会站在更高的位置,以更大的格局,去思考、策划、推动。反思这几年来的发展,在书记带领下,我们探索推出了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党群议事小组、五好文明户评选等多种机制或举措,将村里多方骨干力量动员、凝聚起来,有效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落实。但是仍存在个别年轻党员党性不强、村民家庭不配合、经济社绩效参差不齐等现象。
这次训练营让我明白到,我们组织动员的能力亟需提升,要动员的对象还有更多。今年,我计划重点抓好年轻党员、乡贤力量及经济社团建三大方面动员。接下来,将尝试让年轻党员带着家庭成员参与组织生活,让家属了解、理解党员的初心、责任,继而更支持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村务治理等。并动员村里的乡贤积极参与村里的活动,加强乡贤与村民的联动沟通,继而发挥乡贤在村务治理方面的作用。
目前我们三个经济社绩效参差不齐,计划通过实施综合评优的方式,激励各经济社除了管好环境、安全等常规工作外,还要抓好党员、代表等团队建设,培育更多的后备力量。
我相信,只要紧跟书记步伐,坚定探索的方向,边实践边思考,一定能更好激活党组织的“发动机”。
分享者:里水镇大石社区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杨凤贞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并与群众打成一片”
今次训练营让我感到最惊喜的是,课程更注重互动探讨,抛出问题,再引导、思考,可以有效激活书记及组织委员们的思维,让大家更愿意抱着空杯心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组织委员作为“抓落实”的人,与书记一起训练,能直观感受到书记参与互动的魅力。书记主动参与、积极回应,他的表现能直接传递一种精神气给我,让我今后能更好地与书记同频共振。
这次训练营有一个非常好的内容,教会我们如何走好群众路线,与群众交好朋友。我认为,党组织一定要接地气,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并与群众打成一片,让群众更了解党组织,将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那层薄薄的面纱“揭开”。
而我们组织委员要做的,就是要策划、创造更多的机会,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的力量愿意团结在组织周围。一直以来,我们大石党委已凝聚了一班忠实老友记,他们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认为,组织的活化在于人。一方面要落实各线各队的主体责任,发挥党员、代表、企业主、新市民等合力作用,做好对乡村各方面情况的摸底收集,为本土各项工作摸好底、把好脉、对症施策;另一方面要开展本土人才的物色和培育,更广泛,更深入到居民群众中去,挖掘凝聚“有知识,有能力,有想法,有抱负”的领袖人员,并对这些人进行正向的影响和引导,培育成为党的好助手。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叶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