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镇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群众信访诉求最多跑一地
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开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2月17日,里水镇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启用。该中心主要解决群众反映诉求多头跑、重复跑问题,围绕“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信访中心揭牌启用“一站式
”解决矛盾纠纷
作为广佛同城的桥头堡,里水镇人口结构复杂,群众利益诉求多元。为破解社会治理掌控弱的发展短板,里水镇积极探索信访工作,于2021年开展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平安里水、善治里水、和谐里水。
当天,里水镇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启用。里水镇党委副书记张家玉带领领导嘉宾一行实地参观中心,介绍了中心的功能设置、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等相关情况。
安全、舒适、贴心,是中心给来访者的最大直观感受。据介绍,前来信访的市民需走群众信访通道,在身份证识别无异常,并顺利经过安检门后,方可进入中心。沿着群众信访通道走,可见开放、宽敞、明亮的中心大堂,这里的装饰布置可谓别具匠心:暖色调沙发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绿植花卉的装饰点缀既起到美化作用,又有治愈心情、缓解焦虑的功能……
大堂占地面积约215平方米,分为导引区、等待区和接访区。接访区设有3个服务窗口,除了第一个窗口是综合服务(信访事项)外,其余窗口均根据各时期群众来访的内容作调整,如开学前后的教育窗口、临近年末的住建、人社窗口,让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专业部门的解答。
在功能设置区,各个场室空间错落有致:提供人性化贴心服务的母婴室、满载群众盛誉的荣誉室、体现社会关怀的心理咨询室、主要用于劳动仲裁的仲裁室……作为功能设置区的“重头戏”,调解室共有4间。其中3间分别解决涉众型矛盾纠纷、民间纠纷以及房地产工程领域矛盾纠纷,另外1间是备用调解室,用以缓解群众信访高峰期的场室压力。
心理咨询室布置温馨,体现了浓浓的社会关怀。
在中心墙上悬挂的众多标语、口号和工作机制中,出现最多的是“民”字,这是信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中心主要解决群众反映诉求多头跑、重复跑问题,围绕“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中心通过运用预约接待机制、规范办理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会上化解机制、指导联动机制、智慧研判机制、困难帮扶机制的七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打破职能部门之间壁垒,更好地发挥优势互补效应,推动复杂疑难事项和信访积案的调处化解,最大限度在一地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使信访诉求服务中心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统筹资源丰富功能形成信访工作借鉴经验
参观过程中,领导嘉宾一行对里水镇积极推进群众信访诉求服务中心建设予以充分肯定。
“里水镇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启用,是佛山市信访工作的一件喜事。”佛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吴小庆表示,南海区高标准建设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市乃至全省树立了良好标杆,希望区、镇信访部门继续攻坚刻苦,践行“村居首阵地、镇街主战场、区级终点站”的工作模式,为全省推进建设县级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南海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麦绍强对给予大力支持与细心指导的市信访局,为群众提供良好信访场地和条件的里水镇党委、政府,以及春节假期全力营造平安祥和环境的全区信
访战线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近两个月以来,里水镇群众信访量同比下降。麦绍强表示,希望里水镇以中心挂牌为起点,将信访工作做得更好;希望里水进一步整合资源,使中心功能更加丰富,资源整合更加充分;希望全区其他镇(街道)向里水学习,推动各镇街、村(社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全区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实践样板。
“信访维稳工作非常有意义。”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表示,接下来,里水镇将继续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加大信息排查、社会关爱、矛盾排查和违法打击的力度,争取打造一支高效、有战斗力的信访工作团队。
文/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通讯员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