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诉求放心上 排忧解难做在前
里水同声社区用心用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获居民认可称赞

■居民黄姨(右)向同声社区干部赠送锦旗。
“太感谢你们了!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给予这么多的帮助和支持。”8月17日下午,原南海发电厂居民黄姨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同声社区干部赠送一面锦旗,以此表达对社区干部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感激之情。
这是同声社区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的体现之一。作为成立不久的城市社区,同声社区在处理民生问题时并不显得生疏;相反,他们耐心、积极,努力做好社区“微”治理,写好民生大文章。
向困难居民伸出援手展示社区暖心关怀
“心系电厂关怀备至为民解忧情深似海”金灿灿的文字在鲜红锦旗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只是短短两行文字,却饱含了黄姨对同声社区工作人员的满满感激。
去年7月,黄姨的丈夫患上肺癌。为了医治丈夫,黄姨倾尽家产,但也难以负担起医疗巨额。为此同声社区主动帮黄姨的丈夫申请大病救助和特殊补助。
“申请这个补助,需要提供今年所有的医疗费用单据,如果遗失了,就要到医院重新开具清单……”“早上好,医疗清单有拿到吗?”那段时间,同声社区工作人员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向黄姨的女儿了解情况,并及时解答补助申领手续的问题。
此外,同声社区还深入开展走访入户调查,对标民政补助条规,与民政部门反复磋商,希望为黄姨的丈夫争取到更充足的补助金额。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服务,让黄姨一家“悬”着的心落下了许多。
然而,事情并不尽如人意。在相关补助申领的过程中,黄姨的丈夫突然离世。同声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地慰问黄姨,安抚她的情绪。社区的一系列暖心帮助,让黄姨一家倍感亲切,备受感动和鼓舞。
同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姨所赠送的这面锦旗,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同时也让社区干部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今后,同声社区将以此为动力,一如既往地为民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创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融和大家庭。
破解小区治理难题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一直以来,同声社区始终将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把排忧解难做在前面,成为居民的温暖“港湾”。
以黄姨所居住的原南海发电厂生活区为例,该住宅区1993年建成,共有楼栋11座,居民户约有180户。老旧小区一般存在房屋管道设施破损、停车位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将小区治理好,让居民有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同声社区花了不少力气。
近日,有居民向社区反映,位于天御江畔路段一下水管道堵塞,导致污水溢出,臭气熏天。接到反映后,社区干部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据了解,该路段因暂未挂钩保养维护单位,导致下水道沉积物长年堆积,未得到定期清理。
为切实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同声社区联动直联团队、镇市政办、镇综治办、镇网格办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探讨问题解决方案,但未能达成初步共识。
后来,同声社区依托“党建星期二”平台,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次联合相关部门和道路施工方到现场,全面梳理附近管网的走向,商榷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同声社区提前介入管网疏通工作,率先解决恶臭气味的问题。
终于,在社区干部的持续跟进下,该下水管道疏通工作全面完成。管网畅通了,路面整洁了,附近居民纷纷大赞同声社区“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
民生无小事。无论是援助困难居民,还是清理乱堆放淤泥垃圾,抑或是整治违规搭建问题,同声社区始终以敢为担当的工作作风,一步步着手投入到每一件民生事件处理中,用脚步丈量大街小巷,用真情帮助老弱病残,用耐心服务邻里街坊,有效改善众多小区治理的“疑难杂症”,营造了和谐安定的社区环境。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通讯员郭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