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 来袭怎么办?收好避险自救攻略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持续强降雨造成河南多地道路、地铁等公共设施被淹,人员被困,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暴雨洪灾来袭应如何应对?车辆落水如何自救?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情况怎么办?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关键时候用得上!
暴雨来袭时牢记这些要点
这些地方不要去
1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进入地铁等设施、靠近老旧建筑物;
2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3远离山坡、树下、树旁、广告牌附近、下坡道上、汽车后面;
4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等电力设施,不要触碰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这些事情记得做
1接触过积水后,需使用酒精或肥皂对身体进行消毒,经期女性需及时做好私处清洁;
2如身上有开放性伤口接触过脏水,应尽快消毒包扎,作医疗处理;
3擦干、烘干身体,做好保温;4确保饮用水和食物都没有接触过脏水,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5一旦身体出现发烧、感染、呕吐、腹泻等症状,提高警惕,尽快就医。
这些事情不要做
1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
2不要开车到处跑,暴雨之下,地面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3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乃至高铁等都可能中断;
4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5不要急着去打电话、发朋友圈、自拍、玩手机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太早消耗掉存电;
6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暴雨天户外避险指南
步行篇
1避开漩涡喷泉
若下水道井盖打开,大量地表水会形成旋涡;若下水道水来不及排走,会在地表形成小喷泉。出行要避开这些漩涡喷泉。2重心后置
双臂前伸,重心放在后脚上,前脚伸出,用脚尖左右扫动,确认前方是平地,试探前行。3用工具探路
如条件允许,可找来木棍或长柄雨伞等直立插入水中探路。4结伴同行
如果有两人,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5远离电力设备
不要在紧靠供电线路的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后退。
行车篇
1出门前,先检查
出门前如果遇到暴雨,先检查发动机盖和车门的封闭情况及雨刮器、制动器的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此外,雨天应保持较高的胎压,有利于车辆在雨中平稳刹车。2走大路,控车速
尽量选择大路以及环线公路的主路,这些路段的排水能力比较好,万一真的陷车,也会有旁人来救助。适当降低车速,尤其在高速上,多鸣笛提醒。3开雾灯,顾前后
必要时打开防雾灯,能提醒其他车辆注意到你。如果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跟车时不要太近,时刻监测前车的状况。4路遇积水慢行驶
路面的积水不超过半个车轮(极限30~40cm),车辆一般可以正常通过。但涉水行车时要放慢车速,过快的车速容易让水吸进空气滤清器,导致发动机进水熄火。5陷车切记勿冲车
若发现车轮打滑或下陷,不要猛踩油门。应在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在他人协助下驶出水区。6涉水熄火快撤离
如果车辆在涉水行驶过程中熄火,应在水位还未完全涨上来前快速撤离危险区域。千万不要在车内等待救援,以免水位过高时电动门窗自动锁定,危及人身安全。
车辆落水,四步自救
1若车辆刚刚落水,第一时间打开车门或天窗逃生,车子下沉不会给你太多时间。
2如果入水后车窗和车门都无法打开,可以选择从后备厢逃生。
3如果没有机会从后备厢逃生,则将面部尽量贴近车顶上部,保证足够空气,等待车内外水压平衡后,车门即可打开逃生。
4如果车门和车窗无法打开,可选择破窗逃生。要用尖锐物品砸破侧窗或者天窗逃生,着力点应最大限度地接近玻璃四角,成功概率较高。
遇到这些情况应如何应对?
洪水暴发应如何应对?
●若洪水进屋,应先拉掉电闸。
●按照预定路线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如被洪水包围,利用船只、木排、门板等转移。
●如来不及转移,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自己游泳转移。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防止触电。
山体滑坡应如何应对?
●发生滑坡后,应当向两侧逃离。
●切不可顺着滑坡向上游或向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泥石流应如何应对?
●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刘浩华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