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6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339111284

    • 打好“三张牌” 推动城乡全面融合

    第01版:339111285

    • 警惕五种 网贷诈骗套路

    第01版:339111286

    • 她开设课堂 传承粤曲文化

    第01版:339111287

    • 广佛里智慧慢城配套小学 预计2022年建成投用

    第02版:一周时政

    • 规划 30个班 预计 2022年建成投用
    • 支教扶志 助脱贫 捐赠资金 促发展

    第03版:乡村振兴

    • 新时代 新乡贤 聚民心促振兴

    第04版:融爱社区

    • 亮旗帜 破难题 解民忧
    • 用心用情用力 关心下一代

    第05版:左邻右里

    • 里水“三有”司机黄明红 忠于“大家” 守护“小家”
    • 粽叶飘香邻里和 居民端午乐呵呵
    • 拾得三千现金 警民共寻失主
    • 乘客突发急病 全员伸出援手

    第06版:生活+

    • 里水煲葆宝:让游子也能喝上 “妈妈牌”靓汤

    第07版:非遗传承人

    • 线上扒龙舟 线下看展览
    • 把粤曲种子根植孩子心中

    第08版:便民资讯

    • 一周民生大小事 最新资讯话你知
    • 网贷先交保证金?骗局!
    • 企业如何成立党支部?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1:

打好“三张牌” 推动城乡全面融合

里水全力打造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为南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0年06月30日

■里湖新城规划图。

6月23日,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区长顾耀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

今年,南海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总抓手,筑牢底线,聚焦攻坚,真干实干,在城乡融合、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文化发展、干事创业五个领域全面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全力打造一个出新出彩、走在前列的活力新南海。

会议期间,里水镇透露了怎样的发展方向?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里水镇又将怎样做?本期记者为你梳理里水未来发展新思路。

打好“三张牌”

为南海高质量发展贡献里水力量

让城市更有城市味,乡村更有田园味。作为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起点,里水镇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构建现代城镇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梦里水乡”金漆招牌越擦越亮。

面对新一轮的竞争发展,里水应该打什么牌?怎样才能打得响?6月23日下午,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参加南海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里水代表团的分组审议时表示,里水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未来重点打好“三张牌”——产业发展牌、生态环境牌、乡村振兴牌。

打好产业发展牌

里水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如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家居、生命健康产业等产业基础都非常好,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

闫昊波表示,目前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刚起步,要抓住机遇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迅速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能够为里水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的产业园。

打好生态环境牌

“里水是一个非常漂亮、有韵味的镇,生态环境非常好。”闫昊波表示,里水在发展中一定要守好生态底线,打好生态环境牌。

当前,里水正在推进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这是南海区首个以流域统筹模式推进的治水项目,也是广佛跨界河涌治理的重要一环。项目范围为西南涌以南、水口大闸以北、佛山一环东线以西的里水河流域,治理面积为66平方公里,共110条内河涌,目标是打造成为佛山流域治理中“水环境治理+水文化融合”的示范样本,让水清岸绿成为梦里水乡新常态。

打好乡村振兴牌

2019年7月,佛山市明确提出打造“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全市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起点,目前,里水镇已经打造了一批特色项目,包括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两大连片示范区等。

“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里水具有优势。”闫昊波表示,里水镇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把乡村振兴百里芳华示范带建设作为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把这张牌打好,把里水的品牌擦亮。”

在交流讨论中,闫昊波特别强调,里水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工作,特别是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要积极探索出既有里水特点又能为全区各个镇(街道)学习的示范,闯出一条路来。

同时,他强调,全区要扎实推进“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全区形成敢于担责、善于作为的干事氛围,使每一位干部在一线得到锻炼,使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在干部作风改进过程中受益,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得到实惠,切切实实感受到政府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关心。

南海区人大代表、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表示,里水镇一定会全力以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要求,凝聚各方力量,鼓足干劲,全力把里水打造成为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打造成广佛全域同城的先行区,为南海高质量发展贡献里水力量。

发展新思路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标杆镇

6月23日,里水镇镇长麦满良受邀做客2020年南海两会融媒新闻中心,围绕里湖新城片区建设、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大话题,畅谈里水2020年发展新思路。

建设里湖新城片区完善城市功能

当前,南海正全力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里水镇建设的里湖新城片区是南海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片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片区。麦满良认为,里水必须承担且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里湖新城片区占地面积为47.8公里,主要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生物医药等“两高四新”产业来打造产业高地。这个片区将不仅大大提升城市功能,还将实现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现代农业连片开发、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等。

这个片区如何开发?进度如何?麦满良介绍,今年5月,里水召开里湖新城发布会,确定投入超100亿元推动位于南部的里湖新城建设。此外,广佛里智慧慢城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也将大大提升北部的城市功能。

目前,片区内的两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即“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今年将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不仅如此,包括四大千亩村级工业园改造、四个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等在内多个项目也将共同推动里湖新城片区发展,助力里水打造成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标杆镇,为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贡献力量。

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为城市产业腾空间

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用活城市更新一揽子政策。里水在南海全区率先针对千亩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探索不同改造模式。

目前,四个千亩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中。东部工业园片区改造提升项目已经引入市场主体,正开展土地前期整理和联动改造地块的整理工作;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改造项目计划7月开始拆迁,力争今年底、明年初进行土地出让;海南洲连片改造项目已摸底调查完毕,正编制引入市场改造主体方案;“文头岭”片区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正开展摸底调查和单元规划编制工作。

“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村级工业园进行改造提升,为城市、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建设美好的梦里水乡。”麦满良透露,里水已出台《关于加快里水镇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工作方案》,以党建引领、村居先行的思路,建立村居书记项目,并不断强化奖励机制,按照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项目类型不同,享受区、镇两级不同的奖励政策。按照初步估算,镇级总奖励金约2.6亿元。

加强政产研学合作力争突破330家高新技术企业

产业发展是强镇之本、强镇之基。麦满良表示,里水有工业企业5500多家,但是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占比较少,仍存在企业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情况。接下来里水要加强政产研学合作,充分利用广东新材料研究中心等机构及研学资源,引导推动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全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家、各类工程中心达到200家,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里水镇还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为重点,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将继续充实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尤其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打好“三张牌

”树标杆

产业发展牌:目前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刚起步,要抓住机遇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迅速做大做强,使其真正成为能够为里水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的产业园。

生态环境牌:守好生态底线,打造佛山流域治理中“水环境治理+水文化融合”的示范样本,让水清岸绿成为梦里水乡新常态。

乡村振兴牌:抓好乡村振兴百里芳华示范带建设,擦亮里水品牌,积极探索出既有里水特点又能为全区各个镇(街道)学习的示范。

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促融合:通过打造47.8公里

的里湖新城片区,推动城乡全面融合,提升城市功能,实现乡村振兴连片提升、现代农业连片开发、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

强产业:加快推进四个千亩村

级工业园改造工作,聚集“两高四新”产业,并投入2.6亿元奖励资金,全面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为城市、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高质量:加强政产研学工作,

引导推动企业加强科技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全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家、各类工程中心达到200家,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周钊泷欧林菊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