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产口罩 变危机为转机
百厚鞋业转型自救,口罩销售收入未来或占总营收20%~30%

■百厚鞋业口罩生产车间。
位于里水的佛山市百厚鞋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20年来一直为国际女鞋品牌提供集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服务。凭借“工贸一体”和专业化的服务贸易,百厚鞋业把外贸业务做得有声有色,跻身行业前列。
然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家老牌鞋企陷入了外贸订单骤减的困境。然而,危机中往往藏着机会,例如社会上供不应求的口罩,让企业看到了继续生存的可能性。究竟是继续坚守本业,还是开拓未知的口罩生产市场?百厚鞋业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转型升级,生产口罩,积极自救。
投600万打造无尘车间日产口罩40万片
记者近日来到百厚鞋业的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口罩生产线上忙碌着,车间地板和四壁一尘不染,生产环境卫生、安全。行政部经理王运连做梦也想不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工作的地方就从制鞋车间转到了纤尘不染的口罩生产车间,身份也从一名制鞋管理者变成了口罩生产部的负责人。
百厚鞋业董事长黄科文表示,公司没有生产口罩的专业机械化设备,但有基本的缝纫设备和一批技术娴熟的工人,于是迅速调整流水线,组建口罩部门,投入600多万元,用一个月时间打造了一个800多平方米的无尘车间,购置8台口罩机,将60多名员工从制鞋车间调至口罩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运转,目前企业日产N95口罩、一次性儿童口罩约40万片。
“百厚鞋业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外贸出口。2019年企业营收1.4亿元,有80%的产品出口,其中90%出口美国。”黄科文说,3月初,国外疫情有逐渐蔓延的势头,受此影响,企业外贸出口部分新增订单暂停,付款和交货延期,基于对欧美等国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了解,黄科文判断,国外疫情可能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预计企业近期外贸订单将减少约30%。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让口罩瞬间成了供不应求的防疫必需品,全球疫情的蔓延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黄科文灵机一动,企业长期从事外贸出口,积累了大量的国外客户资源,为何不转产口罩出口?且鞋厂和口罩生产厂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组织架构相似、人力资源管理相通。疫情之后,人们将会养成公共场合戴口罩的习惯,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于是,才有了一个月组建口罩生产线的举动。
聚力开发新产品内销从 0上升到 20 %
“企业目前在帮品牌口罩企业做代工,等企业的医疗生产许可证办理下来,就会推出自身的口罩品牌,打造成工贸一体的模式。”百厚鞋业财务总监吴汉生说,预计口罩销售收入未来会占企业总营收的20%~30%。
转产口罩只是百厚鞋业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黄科文介绍,公司生产的口罩除了供给国内市场,还有一大部分已出口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在疫情结束后,公司的发展重心将会重新回到做大做强皮鞋产业上。具体而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从设计、技术上进行产品再造,用刺激消费来推动发展,通过组建的内销部门,打造自身女鞋品牌,实现产销一体,利用网红带货、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来推广产品,将内销份额从占企业营收的0做到20%,并打算今年开线下体验店,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将内销收入份额提升到总营收的50%。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