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衔泥大洲村乡村振兴正当时
里水社区打造特色生态旅游,盘活民俗文化,做活志愿服务,凝聚乡情

■在里水通道上转角遇到最美墙绘。

■大洲村的田园风光。

■大洲村入村地标效果图。

■村巷间的彩色墙绘融入了很多鲜花、燕子等元素。

■里水社区街巷干净整洁,花化工程扮靓村。

■大洲村的精品菜园。
叽叽!喳喳……3月26日上午,一声声悦耳的燕子鸣叫打破了里水大洲村往日的宁静,让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而在大洲村入口处,乡村振兴项目的施工队正在勘察村口地标建设,拉开了大洲村新一年乡村振兴的序幕。
燕子返村居民的邻居回来了
“每天清晨5时过后,村里的燕子就起来唱歌,大燕子叫一声,小燕子应一下,村里都是清脆的鸟叫声,像一首悦耳的交响曲啊!”说起燕子,大洲村村长余松养指着飞来飞去的燕子笑了起来,她说,以前村里民宅大多是一层,现在都是二三层或以上,燕子窝也从一层屋檐搭到二三层的屋檐下,越来越多。
大洲村里有两条燕子巷,几乎每一处民宅的屋檐下都有燕子窝,较早返村的一批燕子已经生下了小燕子,正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白天,在村巷及周边,不少燕子飞来飞去,处处能看到燕子的身影,鸟鸣声不绝于耳。大洲村村长余松养介绍,到了五六月份傍晚时分,燕子们归巢,纷纷停落在燕子窝前的电线上,一只一只排得整整齐齐,有时一群燕子从电线上飞跃而起,排着队飞到半空中盘旋一周或者两周,又飞落在电线上,场景非常壮观。
“我家的燕子窝里有三只小燕子呢,看着它们长大,好快就要学飞了!”经营小卖部的村民杜四女说,她家房子建了两三年,燕子窝一直保护得很好,每年春天燕子回来后都会生下小燕子。记者在村里发现,在燕子叫声集中的地方,一般会有燕子窝,居民走近或者经过,这些燕子不会惊飞,它们与村民早就成了邻里。
事实上,村民们对待这些特殊的燕子邻居,也早已习以为常。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在燕子窝下面都放了一张纸皮,这样燕子在窝上排泄就不会掉下来弄脏地面,方便日常清洁。“这其实就是保护燕子的一种方式,大家都很爱护燕子,它们都是老居民了。”余松养说,燕子已经成为了大洲村的形象元素,在疫情防控期间,燕子返村,意味着春天到了,处处显生机。
文创绘画展新容乡村焕发新活力
大洲村被喻为“燕子村”,燕子处处可见,除了与村民为邻的燕子们,在村里处处可见燕子元素。从里水社区的“里水通道”入村,所见的住宅外墙均绘上了蓝色底,一只只燕子飞跃于墙面之上,与房前种的鲜花形成了一副鲜活的美丽画面,沿着燕子飞的方向,即可进入到大洲村。
原来,近段时间,一群有创意,有想法的“美容师”利用近年新兴的文创为里水乡村振兴十二条精品示范村居改容换貌。在里水通道,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墙体彩绘都是以各式花卉图案为主,为单调的砖瓦增添几分温暖色彩,彩绘中有白兔、鲜花、燕子等多个元素,构成了一幅幅颜色多样,绘制精美的图画。
里水乡村振兴项目文创工程设计管理负责人方志刚表示,他们从3月9日开始到里水通道施工,好多村民一开始并不愿意施工队在他们家的外墙绘画,但是看到其他村民家的外墙画出来效果十分好,都开始主动邀请施工队到他们家给外墙彩绘,所以,一开始计划在里水通道施工400平方米的彩绘,预计要有所增加。
“每个村有不同的特色和亮点,彩绘会融入当地的特色元素,例如里水社区的里水经济社有条燕子巷,我们在彩绘的时候就会融入燕子的元素,突出燕子文化。”方志刚说。
不少过路的居民纷纷驻足观看。居民刘阿姨说,十分感谢施工人员为她家的墙体绘制了这么好看的彩绘,让乡村有了不一样的表达和呈现模式,希望可以成立里水的一条网红打卡点,吸引更多人来了解里水社区。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原乡里水
作为里水乡村振兴首批12个品牌示范村之一,大洲村品牌定位为“原乡里水·多彩田园”。
大洲村整个村庄除了村屋就是农田。根据大洲村振兴计划,是在保留自然肌理、原乡味道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业。
记者在大洲村看到,虽然村里的振兴工程暂时未复工,但乡村振兴项目施工人员已到场沟通大洲村牌坊的选址,为下一步工程复工做好准备。余松养表示,近年来村民都觉得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虽然暂时未见到经济效益,但是希望通过推动生态旅游业给村民感受到真正的振兴喜悦。
“大洲的特点就是原生态,生态旅游业是村里发展的最好出路。”里水社区党委书记吴志军表示,待振兴第一批基建工程完成后,将规划旅游配套,包括食宿、餐饮等,大洲村美好的生态才能留得住人,让更多的人体验大洲村的田园原乡味道。
据吴志军介绍,大洲村前河涌边上的一片旧厂房,将规划打造成大洲村旅游配套的特色餐饮区,而大洲村公园周边的连片农田,将规划打造特色民宿,游客推门即见田园风光。
记者穿过大洲村公园,即可见连片的“精品菜园”,这里基耕路交错,成为了不少村民散步的好去处。事实上,大洲村的规划前景远不止这些。大洲村200多亩农田早前已经集约起来,用于打造梦里水乡湿地公园,将成为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的配套项目。而建设中的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也将在这个片区横穿而过。
盘活民俗文化让居民记住乡愁
文化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魂,是影响一个乡村的乡风、民风的精神所在。因此,里水社区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希望通过恢复民俗活动凝聚乡情,让更多人看见美丽的田园风光,也记住乡愁。
在里水社区的宣朗坊里,藏着里水镇仅有的一座古庙——北帝庙。“这座北帝庙,可以视作里水人的乡愁。在过去,每逢农历三月三,都会举行北帝巡游活动。”吴志军介绍,2014年已投入了60万元,对北帝庙进行了重修,为了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建设,计划再投入50万元对古庙进行修葺,并争取复办北帝巡游活动,巡游路线为旧墟十坊,丰富村民的生活。
吴志军介绍,目前已经发动乡贤集资请师傅打造了北帝公,下一步计划发动居民集资翻新北帝庙,将里水社区的北帝巡游民俗活动真正盘活,打造成里水社区的特色文化。
不仅如此,接下来里水社区还将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将社区内的团体组织及热心居民等统筹组织起来,形成社区的志愿服务团队,参与社区内的日常志愿服务。“让更多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区自治,以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参与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素养。”吴志军表示,里水社区作为城乡融合的典型社区,通过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让居民与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统筹/见习记者欧林菊文/图见习记者欧林菊陈志健
通讯员杜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