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到九江开展历史传统文化采风活动
扒九江龙 吃全酒宴

■九江双蒸博物馆。(资料图)

■龙舟队员带领媒体代表举行一场龙舟赛。

■媒体参观1821酒庄,体验不同类型酒香。

■媒体代表参观龙舟训练基地,了解九江龙舟获得的荣誉。

■新闻媒体代表大合照。
11月2日,多家省市新闻媒体代表组团到九江龙舟训练基地、九江双蒸博物馆等地开展历史传统文化采风活动,探秘龙舟训练基地,寻味九江传统美食,探秘双蒸酒200年文化历史。
九江龙舟获奖无数名冠全球
当日上午,媒体代表走进九江龙舟训练基地,在该基地办公室主任吕金凤的带领下,参观荣誉室、体验扒龙舟。
“那么多奖牌,摆满整个房间。”据介绍,多年来,九江龙舟队参与国内外大小赛事,囊括国内外奖牌超700枚,让九江龙舟名冠全球。
奖项与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队员们平时刻苦的训练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当天,媒体代表除了观看龙舟队员们训练外,还体验扒龙舟,感受其中的艰苦。
“尽量坐开两边,分批上下。”教练提醒大家要按节奏统一划水,以免龙舟在水中摇摆不定。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大家一起划桨,两艘龙舟在河涌里稳稳地前进。“高速的桨频,扒上几分钟,手就酸痛了。”一名媒体记者说,可想而知,这些荣耀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以后要多深入了解九江龙舟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龙舟名镇这个称号来之不易。”
据介绍,九江扒龙舟自清代起盛行,现存最早的下西村“翘南洛溪社”龙舟,传承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据《九江儒林乡志》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九江传统龙舟盛会常于端午节期间进行,后改为10月初举行。现主要分布于九江镇的新龙、沙咀、下西、南方、上东、下东、大谷、下北、梅圳等村落。
九江传统龙舟多以坤甸木构造,可坐40~80人,船头、船尾分别有木雕龙头和龙尾,船身饰以彩旗、帅牌等。九江传统龙舟活动主要包括起龙舟、龙船采青、请阿契、吃龙船饭、龙船会(游龙、竞渡、竞艳)、龙船出海、收龙等环节。其中,尤以龙船会和龙船出海最为隆重。龙船会多从10月1日起开始,持续2~3天,其活动分为游龙、赛龙和彩龙(艳龙)三种。龙船会的最后一天举行“龙船出海”仪式,由六社村的“周将军”(相传代表西汉名将周亚夫)龙舟率领出征西江,拜祭大将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九江传统龙舟在当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数百年来,作为当地群众庆祝节日的传统休闲、娱乐方式,承载了岭南社会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
九江是全国首个龙舟名镇,10年囊括国内外奖牌超700枚。1984年,龙舟竞渡列入体育比赛项目,九江龙舟队获省“丰收杯”龙舟选拔赛冠军。1985年,九江龙舟队获澳门国际龙舟邀请赛冠军。1999-2006年,九江龙舟队获得香港国际龙舟赛七连冠。2007年,九江举办“全国龙舟之乡”争霸赛。2008年,国内首家龙舟俱乐部——九江龙龙舟俱乐部成立,同时还组建九江龙舟女队。从此九江龙舟双剑出鞘、征战四方。至今,九江男、女子龙舟队23次代表国家出征重大赛事,获得国际奖牌122枚。
九江双蒸百年粤酒标杆品牌
当天,媒体代表还到九江酒厂参观1821酒庄、品尝九江双蒸酒吃全酒宴。据介绍,九江酒是重要的烹饪调料,以酒为辅料做菜,煎、炒、炖、炸均可搭配,还可做汤和甜品。九江不少酒楼食肆有全酒宴,常用菜式30余种。虽是全酒宴,精髓却在于只闻酒香,食无酒味。
“很有特色,味道也不错。”媒体代表们纷纷为九江的美味佳肴点赞,并期待要用好手中的笔或相机,把九江最具有特色、文化底蕴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现给大家。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九江儒林学者朱九江先生对家乡酒爱不释手,称道“喜得儒林陈佳酿,助吾茅舍款嘉宾”。近200年来的发展,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独特的酿造技艺。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达6万吨,在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久负盛名,被华侨及港澳同胞喻为“故乡水、家乡酒”。
九江酒厂是粤酒企业的领头羊,目前已成为全国豉香型白酒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二级企业和广东省最大的白酒企业。数据显示,在广东地产酒里,佛山的产量占70%,白酒出口量长期稳居全国之冠。
2009年,九江双蒸酿造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全国第一家米酒文化博物馆——九江双蒸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2014年9月,“九江双蒸酒”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豉香型白酒,在国内外声誉和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九江乃至南海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2020年,九江双蒸博物馆被评为首批佛山市工业旅游示范点。
/媒体声音/
南方日报:南国酒镇项目应该成为九江的靓丽品牌,成为旅游一个新的亮点。九江那么深厚的文化,特色文化也不少,像儒林文化、龙舟文化、渔耕文化、乡贤文化等,要找出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文化象征、人物符号,可以在整个文旅宣传中起到有号召力和吸引力的作用。
佛山新闻网:九江民风朴实,文化底蕴深厚,希望能充分利用优势,打好“文旅牌”,讲好九江故事,让更多人认识九江、了解九江。九江旅游景点丰富,但每个景点间的地理距离有点远,没有聚集一起,如果将来规划好、整合好资源,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九江文旅会有大作为。
九江镇广播站:现在是文旅结合的时代、网红时代,文化能促进商业,商业又反过来激发文化。九江要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包括带有特色文化的企业,像九江酒厂,发展文旅产业,具象文化符号,找到记忆亮点,让人进来之后印象深刻。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朱明菲通讯员刘颖君图/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