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寿岛上有家特色民宿
海寿岛通过建设民宿客栈,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海寿岛上的恩山·海寿方舟民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民居特色。

■民宿纯白色的外墙,设计前卫而不失雅致,透露着朴素的气息。

■海寿岛怡人的自然风光。 梁平摄
目前,南海正在全力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发展离不开民宿发展的乡村空间,文旅融合也离不开民宿发展的沉浸式体验。“开办民宿,是一种情怀”,从樵山之巅到西江之滨,从市区到近郊,很多创业者带着摆脱都市生活束缚的期冀,于青山绿水间圆一场民宿“梦”。
在南海九江镇海寿岛,就有一家恩山·海寿方舟民宿,在这里,可以望江水悠远,听雨落敲窗,远离尘嚣,诗意栖居。
“民宿+龙舟文化”产生美学反应
恩山·海寿方舟民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优美,纯白色的外墙,设计前卫而不失雅致,现代风设计中透露着朴素的气息。此处还建有一个精致的景观池,诉说着海寿方舟民宿故事的起源,两侧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居,仅仅是一眼,就足以让人惊艳。
该民宿是在原先的民居基础上改造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民居特色,改造后成为一个集“派对+艺展+餐宴+住宿”的综合性场所。在这里,空间、材料还有器物之间达成了很好的状态,四者自然地产生了化学反应——这是设计师努力表达的空间美学与龙舟精神。
该民宿的负责人黄冠之是一名经验老到的建筑设计师,他将民宿内部风格各异的房间融入九江独特的龙舟文化元素,加上不落俗套的审美设计,力求做到一室一风格,一房一世界。黄冠之认为,每一个空间作品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故事,在每一个房间中,用故事去赋予它生动的灵魂,这就是他做每一个房间设计都需要去把握的方向。
院里的景观池、超大露台被巧妙运用,加上房间的落地窗,即便躺在床上也可以将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无论是阳光下、夜空里、蝉鸣时、浪涛中,置身其中,都可以安然自处。
“场所精神象征着一种人与特定空间生动的生态关系。人从场所获取,并给场所添加了多方面的人文特征。”黄冠之表示,海寿方舟民宿独特的景观,正是被赋予了九江人的精神特质和艺术底蕴,将海寿别具一格的民居潜在的丰富内涵给全部展现了出来。
民宿经济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恩山·海寿方舟民宿并非海寿的第一家民宿,但它的出现是九江民宿业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的开端。“虽然申办民宿过程曲折坎坷,但最终还是建成了。”黄冠之介绍,民宿不单是一个服务产品,也不再是一个地理空间,而是成为了集结各种城乡符号的文化空间和审美空间。他们十分看好海寿岛的自然禀赋,希望通过民宿经济助推九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恩山·海寿方舟民宿不只局限于食宿,而是以高品质民宿休闲为核心,同时围绕自然为核打造配套体验服务,将农耕体验、本土文化、创新性消费融合在一起,打造更丰富的休闲度假配套,让游客在丰富的业态中,体验精彩的小岛村落生活。
“九江文旅前景无限,我们会继续引进民宿业、投资九江旅游产业,坚持把九江民宿做成一张名片,让更多游客通过民宿了解海寿岛、喜欢九江。”邦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旅发展给海寿岛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以往到了夜间,游客散去,村民们打完鱼回家后,全村几乎看不到一点光亮。如今,随着一些特色民宿的建设和发展,到了夜间,星星点点的灯火,为海岛小渔村的夜增添了一抹亮色。
近年来文旅产业的兴起,为海寿岛渔村带来了人气,更带来渔、农、旅三者合一的发展模式。为了加快海寿岛文旅产业的发展,海寿岛计划通过招商等途径,引入社会资金投资,沿环岛绿道建设海寿岛民宿客栈、亲子体验、拓展训练、房车营地、摄影基地等项目,引入项目运营团队,在保持海寿岛原生态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旅游资源保育增值双赢。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