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徒步九江丈量乡村美景
南海区“弘扬劳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工会特色系列活动、九江镇第九届“渔耕粤韵”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南海区五·一职工徒步活动在九江举行

▲醒狮与准备出发的小朋友互动。 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2021年4月28日星期三责编梁艳珊美编江静雯美编助理霍笑芬

▲沿途的龙舟雕塑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啦啦队与抵达终点的徒步人群击掌欢呼。 珠江时报记者/钟梓泓摄

关氏祖祠(树德堂)。▲ 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摄

▲西山文化活动中心。梁平摄

▲下西翘南村。梁平摄

▲上西先锋村的球场是徒步活动的第三个签到处。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摄

▲九江外滩。梁平摄
“环境美,空气好,伴随着清风,走了一个多小时的乡道,虽然有点累,但神清气爽。”4月24日,走在九江镇上西先锋路上,南鲲码头的职工梁先生点赞道,这里和记忆里的农村不一样,环境更好,风景更美。
发出类似感叹的市民不在少数,大家在花开满途的路程中,放松心情、锻炼身体之余,享受田园慢生活,感受近年来九江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变化。
当日,乡村美·健康行2021年南海区“弘扬劳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工会特色系列活动、九江镇第九届“渔耕粤韵”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南海区五·一职工徒步活动在儒林广场拉开序幕。
2000人徒步领略乡村美
当天上午8时,参与徒步活动的职工和市民共2000人在儒林广场集合。经过一番热身运动后,徒步者身着统一服装出发,他们将用脚步丈量约11公里的徒步路线。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职工们精神抖擞,结伴而行,先后走过九江外滩公园、江滨路、三乡围、海寿河江村、上西先锋路、上西大道、关氏祖祠(树德堂)、上西西山文化楼、下西大稔,最终到达下西的大蚕房(探花公园)。一路上,绿树成荫,清风徐徐,职工三五成群有说有笑,构成一幅和谐、幸福、美满的画面。
徒步线路途中设置了四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打卡点,市民既能穿越绿道领略无敌江景,还能走进上西村感受乡村蝶变,深入下西社区看古村新韵。
在下西社区,水清澈碧绿,锦鲤与鸭子在水中尽情嬉戏;大伸观音庙附近、稔一经济社附近的河涌美得格外引人瞩目……职工们忍不住驻足观赏、拍照“打卡”。往前走,则是下西大蚕房,如今是一家餐厅,步入其中,除了能看见以前大蚕房的风貌外,还能感受酒香文化,古色古香,别具一番风味。离大蚕房几百米处,是下西社区桑蚕文化体验馆,馆里重现了旧时养蚕的情景,桑叶、筛子、蚕宝宝在桑叶上挪动、孵化……
“连片鱼塘,绿树成荫,干净的道路,感觉很舒服。”职工燕姐说,近年来九江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做好环境整治工作,“九江变得越来越好了!”
在众多白色T恤中,有一群亮眼的玫红色马甲,他们是上西村的村民。“今天好高兴,跟着大伙来徒步,顺带让大家看看我们美丽的上西!”虽然天气炎热,但70岁的上西先锋村村民杏姨仍十分精神,一边徒步一边向大伙介绍上西村。
“带老婆和女儿过来参加,既是亲子活动,也能增加女儿和同学之间的情谊。”女儿在儒林一小读书的黄先生说,他是新九江人,见证了九江这些年的变化,尤其是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除了徒步看美景,九江派出所还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平安南海护航志愿者联盟(九江)反诈志愿者,向市民开展禁毒及反诈宣传。民警及近10名志愿者通过宣讲辖区真实案例、发放宣传单张、悬挂横幅等方式展开宣传,提升群众识毒拒毒、识骗防骗能力,守护市民的身体健康和“钱袋子”,护航大家一路“平安”行。
多种形式展示九江生态担当
开幕式上,九江镇党委书记徐永强,南海区总工会党组成员沈海泱,九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厚祥,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阮毅志,九江镇人大主席潘洁英等共同启动南海区“弘扬劳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工会特色系列活动、“渔耕粤韵”文化系列活动。
2021年南海区“弘扬劳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工会特色系列活动将整合资源,组织参观学习,组织劳模、职工感受乡村变化,举办职工文体活动、劳模宣讲,促进农民工就业、学习教育培训等系列活动。九江镇第九届“渔耕粤韵”文化系列活动除了举办徒步活动,还将举办“百年芳华·奋进先锋”——九江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九江鱼花节活动、国庆龙舟盛会等文化系列活动。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劳动模范及先进人物致敬仪式,崔汉彬、潘健章、何松贵、朱丽平、刘志伟、刘新益、谭健标、陈君德、曹荣冰等九江镇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上台接受鲜花致敬。
本次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徒步活动以助力乡村振兴、倡导全民健身为核心内容,融合运动、学习、教育、体验于一体,旨在激发职工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增强全社会参与健康运动的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乡村的新发展新面貌,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九江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打造南海区最干净整洁镇(街)、河涌水网最干净美丽镇(街)。”徐永强在不同场合表态,九江将在五大振兴、治理有效上持续发力,坚决扛起建设“西部生态示范带”的责任,打造“南海区城乡融合生态示范镇”,全力打造“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儒乡”。
九江外滩
九江外滩总长度约5公里,分为生态休闲湿地区、亲水区、步道区,加以亲水平台、自行车道、风雨亭、栈道、风筝广场、休闲步道等设施,营造出由沼泽、滩涂、芦苇荡、各种水生植物、耐湿性强的植物及喜湿地栖息的鸟类、鱼类等动物所共同构成的,具有丰富而多层次内容、景色怡人的典型湿地景观环境。并结合江中心的海心沙、海寿岛,形成一个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其中儒林广场是九江外滩的标志性景点;九江外滩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照明理念进行建设,设置了风车灯、造型龙灯、九江标志景观灯、谜语灯、“鱼耕粤韵·印象九江”发光字等各具特色的灯饰。
先锋球场
上西先锋球场早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篮球场建在上西先锋村内,场地开阔,周围有灯光设施,新铺设了塑胶地板,安装了篮球架。先锋村篮球场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村民免费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使更多的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上西西山文化楼
一栋三层高、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西山文化活动中心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上西村乡贤关杰初捐建集休闲娱乐、开会办公、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经过精心设计建设,该文化楼在上西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氏祖祠(树德堂)
关氏祖祠(树德堂)坐落于上西西山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现时全国保存最好的关氏宗祠。树德堂历经数百年风雨,曾在清朝作为私塾使用,后被改作学校才得以保存下来,历经四次重修、重建,现已被南海区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由于历史原因,祠堂拆、改建较严重,至21世纪初已面目全非。2007年起,当地关氏族人启动了关氏祖祠重修工作,经树德堂文化理事会、树德堂世界宗亲会等各会积极筹集资金,至2020年全面复原祖祠原貌。与此同时,通过借鉴山西运城关公故里常平关帝家庙原貌,位于南海九江的关氏祖祠在修葺时,保持了其建筑风格。所有建筑所需的砖、瓦、配件等均由山西运来,严格按古法精心施工。
下西翘南村
九江镇下西社区历来崇文重教,儒林文化醇厚。明朝探花陈子壮幼时寓居下西,中探花后回乡探望外祖父,乡人为其建造“探花桥”。而今,“探花桥”静伫翘南村,桥为平铺花岗石板桥,长11.3米,宽1.85米,高2米,桥的两边设有望柱栏板,桥栏中间刻有“探花桥”三字。至今,每逢开学前,不少家长会带孩子走一走“探花桥”,祈愿孩子读书聪明伶俐,学有所成。
“探花桥”不远处,有一组华丽的建筑群,其中最后一间叫慈悲宫(观音庙)。兴建于明代的慈悲宫牌坊保留至今,香火不绝。慈悲宫牌坊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坊造工精致,砖雕与石刻非常细致精美,具有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特点。下西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后,慈悲宫前河水清澈碧绿,锦鲤与鸭子在水中尽情嬉戏,美丽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村道一路走,穿过鱼塘和石板路,便来到极具特色的大蚕房餐厅。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大蚕房餐厅,是旧蚕房经改造而成。来到大蚕房,可以发现,这里除了保留以前的风貌外,还融入了酒香文化,古色古香,独具一番风味。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朱明菲通讯员梁平陈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