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2月2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九江:打造城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新闻速览
    • 防疫安全抓到位复工复产“犇”起来
    • 村改加速跑腾出发展新空间
    • 醒狮送祝福“犇”向新学期
    • p70

    第02版:复工复产

    • 复工复产“犇”起来 防疫安全抓到位

    第03版:城事

    • 留在九江过年 感受家的温暖
    • 守护平安春节 犇进幸福新年

    第04版:关注

    • 村改加速 腾出产城发展新空间

    第05版:左邻右里

    • 16米高书墙 书友快来打卡
    • 广绣 LOGO征集赛邀你参与

    第06版:礼山学堂

    • 醒狮送祝福 犇向新学期!

    第07版:法制生活

    • 免费领取礼物? 小学生被骗二十万
    • 严守防疫安全关警方查破走私案
    • 占用疏散通道三家企业被罚
    • 网格员积极解纠纷 当好邻里“润滑油”

    第08版:乡村振兴

    • 房前屋后杂物多 建筑物料乱堆放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7:法制生活

免费领取礼物? 小学生被骗二十万

2月1日至18日,南海区涉未成年人诈骗案件达31宗,家长学生需提高警惕

2021年02月24日

寒假期间,孩子在家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多,但涉世未深的他们极易被表象迷惑,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全区电信诈骗警情来看,自2月1日至18日,南海区涉未成年的诈骗案件达31宗,年龄最小的才12岁,而这些案例的发生几乎都离不开家长的一个小疏忽——轻易将支付密码告知孩子。

案例1

“迷妹”追星被骗近六万

2月12日大年初一早上,一名中年男子拉着一名十几岁的女孩匆匆来到平洲派出所,称其女儿被诈骗了近六万元。小珍(化名)是明星X坤的“迷妹”,2月9日,她用妈妈的手机上网认识了一名陌生网友,该网友QQ账号头像正是其喜欢的偶像X坤。小珍和其互加好友后,通过扫描其QQ空间上的二维码加入了一个“X坤全国粉丝群”。

年三十当天,小珍看到该粉丝群上发布了一个活动通告,称是回馈粉丝福利,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证明不是“黑粉”,就给粉丝送签名照,并且保证不会收取一分钱费用。想着免费可以拿到签名照,小珍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该群的管理员“坤坤助理”。

“坤坤助理”发来一个收款二维码要求支付99元,并称此后会返还,小珍没有多想,转账了99元给对方。随后,“坤坤助理”竟奇怪地询问小珍的年龄。当得知小珍只有14岁时,对方称他们公司不允许收取未成年人的钱,若被发现

公司的账号会被冻结,故需要退回99元给小珍。为了拿回99元,根据“坤坤助理”的指示,小珍又添加了一位陌生网友,并把其母亲微信零钱中的8001.31元转给了对方。

收款后,对方竟要求继续转账,小珍迟疑了一会,该微信好友立马解释,说这是“退款”的操作流程,到时一定会全部返还,完成这步操作就能拿到签名照。小珍只得又先后通过淘宝和支付宝扫码支付,分别支付了一笔10100元和两笔20200元。

但当小珍问起款项什么时候退还时,对方开始避而不答,小珍再三催促下,对方直接屏蔽并删除好友,懊恼的小珍只得告诉父母并前来报警。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想获得一张偶像签名照,最后却被骗子骗走了钱财,小珍对此自责不已,其父母也表示平时对女儿“追星”的行为疏于教育,没有想到骗子无孔不入,打着“明星送粉丝福利”的幌子骗财,这个教训相当深刻。

案例2

为拿礼物小学生被骗二十万

2月16日晚上,南海松岗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小新(化名)拿来母亲的手机玩QQ。期间,在一个“X泽哥哥生日派对现场群”内收到一条信息,称只要扫个码,就能免费领取X泽生日派对礼物。随后,对方发来了一个微信收款码,并承诺扫码不会成功支付,只要将支付失败的页面截图给他即可。

因为小新曾经多次用母亲的手机网购,知道母亲微信支付密码,一心想得到礼物的她没有多想,就将66.66元转给对方。但令小新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支付成功了,于是急忙向对方要求退款。对方遂将其拉进另一个群,并要求添加一个自称是财务的人为QQ好友,让其帮忙办理退款。

2月17日下午,该“财务”以办理退款为由,要求与小新语音通话,并让小新登录母亲的微信,将微信零钱内的7701元转到其发过来的一个微信收款码上,并承诺操作完后,7701元和66.66元将全数退回给小新。

急着拿回退款的小新随即添加了对方微信,并将7701元都转给了对方。但退款并未如期到来,而“财务”又要求其在微信上进行贷款。小新当即拒绝,但“财务”威胁如不按要求操作,就会影响其母亲的征信,还会持续扣母亲的钱。

小新害怕了,只好偷偷申请贷款。为了避免母亲责备,在人脸认证时,小新欺骗母亲称是为了要完成网络作业,需要拍照作为证明。母亲也没有多想,便让小新拍照上传。最终,小新分多次共贷款了20万元。随后,“财务”又向小新推荐了一个购物小程序,要求其在该小程序里购买购物卡等物品。就这样,小新分10次将20万元转给了对方。直到对方再次要求提供母亲的银行卡,小新寻找银行卡时被母亲发现才知道被骗。

当民警询问时,小新反映自己曾经接受过反诈宣传教育,但自己并未重视,加上被骗后急于要对方退款,又被对方吓怕了,才一步步陷入了骗子的圈套。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家长不要告知孩子支付密码

骗子能够得手的关键,就在于家长随意将手机交给小孩使用,并告知了孩子支付密码,这也为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

对此,警方发布紧急预警:广大市民要多关注警方的反诈宣传提醒,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用网安全和网上银行使用教育,不能轻易将账户密码告知未成年人。对需要身份认证等环节操作的话,务必做好监督,切实知晓使用目的。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