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6月0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封面

    • 定格生态九江最高奖金800元
    • 做好万全准备 确保安全返园
    • 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推动公共机构做好示范
    • 开启电排站预排降低内河涌水位
    • 九江公办中小学招生方案发布
    • 不同年代街坊讲述童年趣事
    • 来九江璜矶赏醉美夏荷

    第02版:关注

    • 九江公办中小学招生方案发布
    • p96

    第03版:特别策划

    • 不同的童年 相同的童真

    第04版:社区视窗

    • 穿脱防护服比比谁最快
    • “童眼看警营” 探秘不一样的警爸警妈
    • 街坊注意!九江这些地方将半封闭施工
    •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须贴安全警示标志
    • 戴上发箍接过礼物儒林社区长者开心庆生

    第05版:亲水商都

    • 为传统制造插上“智慧”翅膀

    第06版:法制生活

    • 推行“大爱教育” 文明建设结硕果
    • 诉前调解化纠纷 省时省力效率高

    第07版:影像九江

    • 来九江璜矶 品醉美夏日

    第08版:健康九江

    • 企业私设排污口被责令整改并罚款
    • 结对村居服务居民 实现中医服务全覆盖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06:法制生活

诉前调解化纠纷 省时省力效率高

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九江工作室巧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主动服务当事人,打造特色调解品牌

2020年06月03日

■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通讯员供图

“感谢你们的热心高效服务,让我挽回了经济损失……”近日,市民廖女士走进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九江工作室,特意送来了一封感谢信,这让调解员唐海云心里一阵温暖。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创新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解方式,高效服务当事人,巧用“云调解”“2+1”联调新模式,链接法院资源提高矛盾化解效率,切实为民办事,获得市民纷纷点赞。

调解搬到线上更加方便当事人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天就双方抚养费纠纷一案进行线上诉前调解……”近日,在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唐海云通过“电话+微信”的形式开展了一场诉前调解。

作为一名资深调解员,唐海云深谙要站在对方角度看待问题的“调解秘诀”。因路程距离和疫情防控原因,当事人不方便到庭参加调解,唐海云特意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将当事人、代理人、法官、书记员聚到一起,开展了一场“隔空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官强调骨肉亲情血浓于水,同时指出支付抚养费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当事人相互谅解,相互退让,最终达成和解。

“在特殊时期运用网络科技手段,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是基层法官的分内之事。这些工作看似让法官增加了很多前期工作,但实际上能让老百姓的矛盾纠纷得到更快更有效的解决,付出也非常值得。”九江镇法院法官谭龙说。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对不方便当面调解的当事人,积极借助法院诉讼服务管理平台、“粤公正”微信小程序等网上平台,利用微信群聊的方式开展视频调解。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案件26件,其中出具调解协议11件,撤诉15件,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

“2+1”联调打造特色调解品牌

在提高调解效率上,除了调解空间的转移,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通过扩大受案范围,运用“2+1”联调模式,打造九江特色调解品牌。

所谓的“2+1”,即成立专门联调小组,由1名主管法官指导、1名人民调解员调解、1名法官助理审核调解书的调解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前展或后续环节,有效化解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在此之前,除了不适宜纳入调解的案件外,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将所有案件纳入诉前和解的受理范畴,大大扩展了受案范围。

今年初,老人卢某与孙女何某存在继承纠纷,卢某需要出具相关证明文件,但由于时间过于久远,相关材料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做好登记保留,缺失相关证据材料无法办理公证,最终导致合法当事人无法顺利进行房产过户登记。

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通过“2+1”联调,在不用走诉讼程序的情况下,在确认双方当事人调解合意一致的情况下,由法院提供法律支撑,出具民事调解书,快速便捷地为双方当事人解决了问题。

“除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调解工作还需要我们盘活法律资源,在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优先分流进行诉前调解,把纠纷化解在诉前,最终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唐海云说。

省时省力解矛盾市民送上感谢信

要想解决矛盾,必须先了解矛盾。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的介入,有效减少了固有司法程序对审限的限制,使调解员有更充分的时间了解案件问题,同时凭借精细化的分工、强大的法律支持,让双方深知判决并非必要的结果,而调解则是双赢的出路。

例如防疫期间的一起口罩买卖纠纷,当事人廖小姐转账3万余元在谭先生处购买口罩却没收到货,由此引起诉讼。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受理该案件后,针对疫情期间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形势对双方进行调解。在法官和调解员劝说下,双方迅速达成和解协议,大大减少诉讼的劳累,也节省了支出。结案后,廖女士脸上重新有了笑容,更给工作室送来了感谢信。

“诉前调解不仅能减少诉讼案件的数量和当事人的诉讼支出,更有效节省司法资源,避免当事人诉讼的劳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唐海云表示,接下来,九江诉前和解工作室将不断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借助司法资源,依托法院提供的法律支撑,“以调止诉”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打造九江特色调解升级版,为镇街探索一条特色的基层法治之路。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美芬通讯员潘伟玲唐海云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