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卫生 倡导勤洗手
九江医院开展“世界手卫生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小朋友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籍着第十二个世界手卫生日,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院感科、护理部联合医务社工在门诊、住院部开展“关爱生命,‘手’护健康”手卫生系列宣传活动,以此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洗手可是防护措施中重要一环,不能马虎对待。”活动当日上午9点许,九江医院在门诊一楼设摊开展手卫生知识宣传活动。除了在门诊一楼入口橱窗处摆放宣传展架外,院感科护士还与来院群众进行现场互动,传授七步洗手步骤,让群众认识到通过勤洗手、正确洗手能够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护士还嘱咐他们将学习到的手卫生知识带给家人、亲朋好友。
当日下午,院感护士、外一科护士及医务社工深入外一科病房举办“‘手’护安全,‘手’筑健康”病友活动,住院病友和家属通过幸运大转盘游戏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护士和社工鼓励他们在平常生活中要养成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值得一提的是,院感护士还在妇产科开展“干净的一双手,守护你我的健康”妇女支持活动,让孕妈们对手卫生形成新的认识。
此外,医院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分别在电梯及公共区域的电视、门诊一楼LED屏幕滚动播放手卫生视频及佩戴口罩等清洁卫生保健宣传视频。
九江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手卫生宣传活动的开展,提高群众对手卫生的认识。日常生活中,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七步洗手法也可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疫情期间,市民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正确保持手卫生。
据悉,“世界手卫生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倡议发起,旨在强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手卫生知识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做好消毒防护成为个人和家庭的必要技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防疫小贴士,洗手是防护的重要措施。
什么时候应该洗手?
保持手部卫生是避免病菌传播以及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因为80%的病原体都是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的。打喷嚏咳嗽后、做饭前、就餐前、便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他人后都应该洗手,回家时建议可增加洗脸和鼻腔,因为脸和手都是在外时的暴露部位。
洗手有哪些步骤?
洗手用的水一定要流动的水,这样可以保证细菌无法停留在皮肤表面。当然,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时,要充分沾满整个手掌手背及手指缝隙,建议使用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洗手液不是手消毒剂,市面上部分洗手液并无消毒作用,市民在选购洗手液时需要注意消毒剂成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标注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需要避免购买氯己定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