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桂城“十佳退役军人”杨岳彪:
坚守服务为民信念用心做好每件小事

■杨岳彪(右)和施工方商讨旧改工程方案。

■杨岳彪(第二排左二)在往年送兵仪式。
“这里之后会变成一个小型公园。”“这一片区改造后会通天然气。”在桂城海景花园,杨岳彪和施工方设计师讨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具体事宜。炎热的高温下,一下子就会汗流浃背,但他却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
从小立志
参军报国梦想成真
“当时觉得军人很威风帅气。”杨岳彪的父亲是一位参军8年的军人,在其熏陶下,杨岳彪也对军人这份职业萌生出无限向往。加之在《地道战》《地雷战》等战争片热播的年代,看着各色的军装和不同的军旅故事,杨岳彪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1997年,杨岳彪如愿以偿参军入伍。训练强度大,环境也艰苦,但这些在杨岳彪眼里都算不了什么。服役期间,他珍惜锻炼机会,不怕苦和累,不断磨炼意志。此外,他还主动参与98年荆江抗洪抢险工作,因表现突出获师职工科嘉奖,后留在部队教导队任教练班长,因带兵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荣记三等功。
“部队经历让我做事更加雷厉风行,处事更加果断。”杨岳彪说,3年的部队生涯练就了一身本事。退伍后,他先后到桂城街道市政部门和城乡统筹部门工作,扎根基层、虚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
精准扶贫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16年,杨岳彪被派驻罗定市太平镇西良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当时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小孩。为尽快掌握扶贫户内情况,融入扶贫工作,杨岳彪主动与群众交朋友、唠家常、讲政策、理思路,广泛收集群众的需求、问题和意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杨岳彪仍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扶贫一线工作。在前辈们的带领下,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贫困户,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倾听每一位村民的心声。
为改变单靠农业支撑经济的现状,杨岳彪和其他干部在筑基础、聚合力、补短板等深下功夫,助力建设扶贫车间,对接桂城的优质企业进驻,通过产业落地,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还进行村道加宽及道路硬底化,助力建立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水稻和中草药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容村貌也得到有效提升。
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年收入从零增长至超20万元,人均年收入也增至1万多元。凭借其出色的表现,他连续3年被评为罗定市太平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这一切都值得。”杨岳彪说,此后还陆续收到村民的感谢信。“看着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心里感觉很暖。”
一心为民
不忘初心服务群众
扶贫工作的经历,不仅磨砺了杨岳彪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让他明白如何为民,如何去服务群众,将服务推到最基层。如今,杨岳彪在桂城街道同德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担任党委委员,主要负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环保、流管、民兵营等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杨岳彪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社区疫情防控一线,落实基层防控部署,有效保障社区居民健康安全;每到征兵季,作为民兵营营长的他亲自上门做发动工作,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适龄青年报名参军,为部队输送优质兵源。
近日,杨岳彪跟进海景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除了要和施工方沟通改造方案的推进落实情况外,还要和居民代表沟通了解实际需求,做好居民和施工队伍的沟通桥梁,让居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作为人民子弟兵,服务人民是肩上一辈子的责任。”杨岳彪一直坚守服务为民的信念,将每一件小事做好,维护好社会的和谐。今年8月,他被评为2022桂城“十佳退役军人”。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梁棋清
通讯员廖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