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

暑期活动等你来参与
每年暑假,全国多有儿童溺水事故发生,让人痛心不已。7月10日起,桂城中小学校陆续放暑假。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学校和河流水域,了解暑假期间家庭、学校和社会防范儿童溺水的举措。
直击泳池
孩子成为“主力军”
记者在南海机关游泳场、江南名居游泳池、灯湖五小游泳场馆等地看到,游泳池里几乎“客满”,而孩子更是“主力军”。
在灯湖五小游泳场馆,记者跟随负责人到泳池边看到,教练正在带领学员们做热身运动,学员大部分都是7岁至12岁左右的儿童。学员们腰捆背漂或手拿浮板,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闭气、打腿、划手等训练。灯湖五小游泳教练甘肖媚表示,培训期间一般不允许家长进入泳池边,家长可以在休息区观看培训。
在泳池的两端,配备有两名救生员,关注学员的状态,处理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学员在水里出现一些不明状况,会及时观察施救,或有些学员在水里面做危险动作时,及时劝阻,避免误伤他人。
灯湖五小是佛山市体育传统项目(游泳)网点学校,学校以游泳特色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游泳促进学生全面身心发展,构建了“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育模式。学校还制定游泳校本课程,一到六年级每周有一节游泳课。如今到了暑假,灯湖五小如期对本校学生开展训练班。“上游泳课时,我们会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人数清点。”甘肖媚表示,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游泳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大家学习自救知识。
随后,记者来到南海老字号游泳场——南海机关游泳场,由于这里靠近居民区,配有国家标准的成人池,也有儿童游泳池,成为了不少人游泳的首选。为了增强泳客和学员们的安全意识,确保游泳过程的安全有序,泳池的入口处贴了入池准则,泳池四周也配备了多名救生员。
在江南名居游泳池,记者看到,泳池里几位教练正在各自教学。其中一名教练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岁数、身高不等,为了防止孩子溺水,用于少儿培训的泳池水位都有严格标准。一般水位齐腰或者齐胸,最高不会超过胸部,这样孩子学习游泳的安全感也较强一点。
在桂城,这样的游泳池共有近100个,主要坐落在各大居民小区、学校以及健身场所。目前,桂城街道组成文体旅游监管队伍,每天定时定点到这些泳池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设施配备及安全工作等符合相关标准,让市民放心畅泳。
巡查河涌
小孩在河边玩水被及时劝上岸
叠滘水乡河网丰富,这里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热爱“扒龙船”这项水上运动。7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叠北社区,看到不少村民正坐在“小龙船”上划水畅玩,有的还是亲子同行。为了防止村民尤其是小孩失足意外落水,叠北社区还在一些河道旁安装了护栏,提高安全系数。
“我们是禁止村民到河涌里游泳的,日常都有治安队进行巡查。”叠北社区党委委员孔德志表示,村民都十分自觉,只会在河涌里划龙船,而且年龄小的一定会由家长陪同,到河涌里游泳的人几乎没有。一旦发现野泳者,治安队会马上前来劝导教育。
孔德志告诉记者,在上两周,叠北社区一名“小候鸟”在家觉得太热了,偷偷来到河涌边玩水。路过的村民发现,及时反映给社区,在附近巡逻的治安队连忙赶来,把这名小孩子带回岸上,并进行了安全教育。
7月18日下午5时左右,记者来到平洲五斗桥沿江一带走访,暂未发现该区域有野泳者。
位于平洲的五斗桥横跨东平水道连接平洲与陈村。据了解,东平水道不仅河道繁忙,而且河底碎石多,水情复杂,平静的水面下,可能是危险的漩涡暗流。
记者顺着祥胜南路从五斗桥底来到平南公园前,发现沿路500米左右共有3块写有“禁止游泳小心溺水”“此处水深流急严禁在此野泳”等禁止游泳的告示牌,未发现有人野泳。
不过,沿途多处都有野钓者,有人就在公园内隔着围栏垂钓,也有人越过围栏,蹲坐在河边钓鱼。巡逻民警经常会劝导野钓者注意安全。在平南公园钓鱼的张先生表示,他和朋友会到公园内钓鱼消遣,但不会下河野泳。
“周边居民也了解五斗桥一带水域的安全隐患,较少人野泳,针对野钓群众,我们也会继续加强宣传引导,预防意外发生。”巡逻民警介绍,入夏后,他们在重点时段会加强对高发区域的治安巡逻防范,通过步巡、车巡等方式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劝说居民远离危险水域。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制定防溺水警情处置工作应急机制,并配齐救生圈等应急救援器材。
部门提醒
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每年7、8月暑假期间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近日,佛山公安对外发布了溺水警情重点水域,涉桂城的有千灯湖公园、平洲东平河尖东路段及平胜桥底。
桂城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介绍,到户外河涌或涉水公园野泳事故主要有两类:一是辖区河道货运商船多,野泳者易被船只伤害;二是水情不明,江河水流湍急且有旋涡,易将人卷入水底等。桂城街道辖区内的河道、涉水公园、社区内河涌较多,市民要多留心,防范溺水事故发生。
桂城街道市政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全国不少溺亡事件的事发地点周围都立有“禁止游泳,小心溺水”的警示牌,但野泳者却视而不见,甚至有人把牌子当做挂衣服的架子,就地下水游泳,进而导致溺亡悲剧发生。此外,即便发生溺亡事件,也会有知情人对悲剧视而不见,依然下水游泳,故而造成溺水事故周而复始地发生。
以千灯湖公园为例。公园方介绍,由于湖水深浅不一,千灯湖的湖并不适宜市民游泳;且湖边立有警示牌,提醒市民不要在此游泳、垂钓。但公园管理方表示,近年来,不少市民无视警示牌,不听管理人员劝导,不顾自身安全到湖中游泳、钓鱼。佛山公安提醒,广大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子女不要到野外河涌、池塘、水库等没有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可选择去有保护措施的正规游泳场馆游泳。
记者手记
防溺水,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每年暑期发生的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教训十分惨痛。
仔细梳理近年来发生的溺水事故,会发现这些事故多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孩子们私自跑到河里游泳或戏水。家长有没有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暑期安全。因此,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是预防孩子溺水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
暑期孩子们出去运动、娱乐较多,家长要比平时更细心些,多问多观察。教育部门提出,对孩子行踪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这就提醒家长,一定要多从细节上发现问题,比如孩子回家后衣服湿了,或者泥巴多了,就要多问一句。如果孩子不说,就向同去游玩的孩子打听一下,一旦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必须及时纠正,严防溺水风险。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家长的一点点疏忽,都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因此,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能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孩子的安全意识强不强,也与家长的安全意识息息相关。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各类潜在风险。
涉水公园游玩提醒
每年7~8月是孩子们的暑假,海边、公园、水上乐园等无疑是家长孩子的玩乐首选地。这些地方固然好玩,但也最容易发生危险,因为少年儿童安全意识薄弱,遇到好玩的东西往往忽略了自身安全,稍有不慎就可能受到伤害。
为了保障孩子在游玩时的人身安全,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整理了一份温馨提示:
●注意水安全,不捡拾掉入湖边河道等水域的物品,遇到困难及时向保安人员求助。
●做好思想教育,不让孩子在湖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同时家长注意看护好孩子。
●文明游玩,切勿攀爬树木。有些调皮的小朋友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喜欢到处攀爬,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容易摔落造成伤痛,希望家长们多多教育。
●家长、孩子都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水域游泳,谨慎选择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量力而行。
●针对涉水区域,涉水公园方要及时增添安全警示牌和温馨提示牌,提醒游客游园安全;做好相关涉水区域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景区排水沟、防洪沟的疏通和巡查,确保沟渠通畅。
科普防溺水知识切勿野泳,要到正规游泳场馆游泳
暑假到了,广大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子女不要到野外河涌、池塘、水库等没有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可选择去有保护措施的正规游泳场馆游泳。游泳“六不准”要牢记: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遇到溺水怎样自救?
1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2
会游泳者的自救
●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应心平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3
预防溺水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
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四肢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
到深水区游泳。下水前先活动身体,适应水温再下水游泳。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丁当邹韵斯通讯员李有均谭毅雯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