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一批党员获颁省市级“两优一先”表彰
致敬!荣光和掌声属于他们!


梁凤仪

朱斌

陈贤帅

叶嘉球
6月29日,在广东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佛山分会场,桂城一批党员获颁省市表彰,其中梁凤仪、朱斌获“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陈贤帅、叶嘉球、周志珍获“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潘惠英、孙芬玲、叶满锡获“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这次受表彰的优秀个人是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的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梁凤仪/
报答党恩真本领启航新征程
一直以来,广东昭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凤仪带领昭信党委积极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融入企业发展,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活动形成良性结合,带领昭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南粤“七一”奖状、“广东百强民营企业”、“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
为使红色基因得以传递、传播与传承,梁凤仪在党委会上提出建设党建馆的构想,并得到了认可和支持。她用了近两年时间,亲自取材、撰写,倾情打造佛山首个民企主题党建馆——昭信红馆。在她的笔下,一个个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故事、一个个党员创业创新艰苦拼搏的故事,勾勒出昭信艰辛的创业历史过程,传颂了党建引领发展的丰硕成果。
“党建强,企业兴。”昭信50多年的发展证明,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党建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转变为企业发展思路,才推动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才成就了昭信集团今天的辉煌。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梁凤仪一直探讨论证新时期党建工作如何与新时代相融,经过半年时间,终于探索出党建“三三工作法”,为党建工作注铸入灵魂。三个坚持是指:坚持党建引领,确立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建与新发展理念相融、与科技创新发展互促共进;坚持党建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相通共融。三个着力是指:着力新时代“三会”职能有机结合;着力党建引领群团组织发展;着力以文化育人、文化育才。
“要树立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富有,企业好员工才会好的信念;要诚信对员工,诚信对客户,诚信对社会;要倡导爱党爱国、爱企爱岗,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梁凤仪说,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作为企业家,要用行动践行“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增强对“卡脖子”问题的反制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用优异成绩回报党和国家。
/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朱斌/
重任在肩走好环保﹃长征路﹄
创业二十载,青春无悔两鬓白。作为企业家,柯内特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朱斌坚持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他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真正实现党建有力量,企业更强壮。
1996年,朱斌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柯内特刚成立之时,环保还属于全新产业,朱斌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也萌生过退意。但此时,恰逢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长征》,这让从小听父亲讲了很多井冈山故事的朱斌醍醐灌顶,“我党在井冈山时,也处于‘创业’状态,困难重重,前途未卜,在这种情况下,我党能够带领队伍闯出来,我自己肯定也能行。”豁然开朗的朱斌拿着包就在全国各地跑了一个多月的市场,成功赢得了第一批客户。
而后,随着党和政府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的指引文件出台,朱斌更加坚定了当初的理想信念,深耕环保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他带领柯内特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从工程、系统集成到环境与城市智能解决方案,每一次转型都是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为目标。发展过程中,他始终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16%,且还在不断加大。
如今,柯内特已逐渐转型为一家综合大数据服务公司,开发出更多非接触式监管类产品。其中“猫头鹰”“犀利鸟”“巡城马”“白海豚”立足于污水治理、废气排放等领域,为企业、区域、城市提供环保服务,守护绿水青山。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党支部书记,朱斌始终认为,只有党支部强大了,企业才能强大。因此,他非常重视党支部建设,用心发展和培育党员,不仅以身作则、吃苦在前,还积极推荐员工参与南海区大城工匠、南海区十大影响力人物、佛山市青年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优秀典型选树活动,激起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陈贤帅/
精益求精立志做强民族品牌
一直以来,陈贤帅都有一个梦想——在牙种植领域做中华民族的自主品牌,让更多人用上国产种植牙。10多年前,带着这个梦想,他走上了打磨种植牙“黑科技”的创新创业路。他创立的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拥有的专利占国内牙科种植体领域40%;在3D打印植入物专利方面列同类企业之首,属于口腔修复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实现3D打印三类植入式医疗技术世界领先。
在成为科研企业家之前,陈贤帅师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一位攻读精密制造工程的年轻博士,一直秉持“实事求是、忠于数据”的精神,脚踏实地认真做学问研究。
“决不能让国人的生命健康再受制于他人!”怀着这样的信念,陈贤帅将课题调整为“牙科种植体和口腔颅颌面修复材料制造”,并承诺恩师定当潜心钻研,攻破技术壁垒,掌握自主创新技术。为实现这一梦想,陈贤帅毕业后放弃了英、德等国家著名高校提供的高薪任教与深造机会,选择把香港前沿科学技术引进内地,组建科研团队,目前已经拥有293项专利,将牙种植体从技术研发导入产业化开发,研究出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欧美国家垄断,且性能媲美世界一流品牌的新型通用牙科种植体。
工科出身的陈贤帅对产品质量有着一股绝不言败的“钻劲”。他很喜欢粤语文化中的一句谚语:“牙齿当金使”,认为这是公司立身之本。因此,他狠抓牙科种植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至关重要,确保每一颗“种植牙”品质过硬。
正是这种严谨、精细的精神,中科安齿创业团队被认定为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国际一流水平团队”,产品通过最严格的要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ISO9001体系认证,获准2个三类、2个二类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1个欧盟CE证书,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得到了欧盟市场的“敲门砖”,“桂城品质”迈向世界。
陈贤帅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往后将牢牢把握人才和科技两个支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创新人才模式,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打造佛山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努力实现佛山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佛山市高质量发展。
/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叶嘉球/
紧抓机遇助力桂城城市更新
2017年至今,叶嘉球就任桂城城市更新办(原“三旧”改造办)主任一职,重点参与谋划桂城城市更新工作。“当前,桂城正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深科技外溢等机遇叠加期,紧抓发展机遇,坚持做大做强广佛极点都市区,如何布局城市的发展,是新时代交给桂城的首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叶嘉球深感重任在肩。
已挺进城市更新“深水区”的桂城,承担完善多项国家改革措施的任务,包括“三旧”改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多规合一”试点等。夏北永胜村旧村改造领跑全市,澳门城、爱车小镇开创全国“国有+集体”“出租+出让”混合开发模式的先河,夏南片区的连片改造……叶嘉球带领着团队,大胆探索、大胆实践。
负责桂城街道城市更新工作以来,叶嘉球带领办局团队,以“大规划、大拆除、大投入、大建设”为原则,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决心推进桂城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过去3年累计拆除整理村级工业园8316.47亩,在南海区内镇街排名中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多年的工作中,叶嘉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群众放心里、把群众利益放眼里、把群众工作抓手里,切实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为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叶嘉球努力推动城市更新重点向“公园城市”战略实施、教育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倾斜。接下来,映月湖板块、平洲工业园板块、夏北旧村改造板块、叠滘改造板块将是桂城城市更新的重点。
(下转B04版)
(上接B03版)
/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周志珍/
发挥余热专注社区志愿工作
在桂城桂南社区,有一位老党员周志珍,居民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周姨。退休多年,她的生活并没有慢下来,反而十分“忙碌”,皆因她有着党员楼长、长者志愿服务队队长、长者协会会长、文娱社团社长、“百家宴”组织者之一等多重身份。
自2008年党组织关系转入桂南社区后,周志珍一直在构建和睦邻里关系、文化社团建设、推动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余热。
出生于1947年的周志珍,今年已74岁,入党也有37年。1997年退休后,周志珍开始专注社区志愿工作。2009年,桂南社区设楼长制,周志珍主动报名,担任了其中一栋楼的楼长,以自身的亲和力、动员力,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自担任楼长以来,周志珍建立楼道联系网,发掘小区共48栋楼的楼长,更成立议事组,让热心居民共同商议小区问题。
2020年,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桂南社区党委共发展了42名新楼长,其中39名是党员。他们年轻,却也缺乏经验,周志珍便主动请缨,向这些新楼长传授经验。在周志珍的帮助和指导下,这些新党员楼长慢慢成熟,成为居民自治的“骨干”力量。
除了党员楼长,周志珍还通过不同身份,多个渠道为社区服务。2009年,周志珍组建长者协会,通过开生日会、到家探访慰问等方式,为社区长者送去党的关爱。2021年3月,周志珍又组建了一支长者志愿服务队,每周在社区内的住宅小区巡查。“我希望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让社区退休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找回青春、找回快乐。”周志珍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希望在晚年能继续发光发热。”周志珍用自己数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也将党的信仰、党的理念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周志珍的带动下,她的儿媳妇也经常组织本楼座的“双职工”家庭子女开展亲子活动,而她的孙女也是一名小志愿者,经常跟着奶奶参加志愿活动,“红色”基因正在一代一代地传承着。
/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潘惠英/
培养人才重视师生思想教育
“国家千万家,家是最小国。”在本学期开学时,南海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潘惠英为全校师生上思政课,给孩子带去爱国主义教育。在潘校长声情并茂的讲述下,同学们陷入沉思,全校师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潘惠英自2012年9月起从事党务工作,期间不仅自觉学习党建理论和党务工作业务知识,还积极推动党组织建设与教师队伍培育相融合,把党员的党性修养融入教师队伍的建设中。
日常,她也会结合“三会一课”带领教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对全员开展纪律警示教育,观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影像。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她注重“双培养”,把优秀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优秀骨干,尤其对年轻党员大力培养和考察,推动年轻党员在岗位上履职显担当,促使他们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尽快成长。
潘惠英还不断完善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增加经费投入丰富学校的党建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在室内的每一块墙壁都挂上有关党章、党史等党建知识,方便大家学习。
此外,潘惠英每学期都会带领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带头深入学生家庭家访。连续6年,她为学困生送教上门,落实党员户联系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潘惠英还多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参加社区的“三清理”、知识宣传教育、送“福”以及爱心募捐活动、校园周边学生上下学的交通疏导工作、整治摩电守法上路工作、垃圾分类督导工作、为贫困山区孩子们捐赠学习生活必需品等志愿活动,为广大师生以及家长做实事、做好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潘惠英说,接下来会继续努力,弥补不足,带领全校师生,群策群力,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定下更高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接班人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孙芬玲/
为民办事基层治理妙方频出
走近南海区桂城街道桂园社区,亭亭如盖的大树无声地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这是一个“有些年岁”的“老”社区。然而进入社区,干净整洁的道路、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又处处显示出它的青春与活力。
桂园社区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一个人——孙芬玲。她从1988年1月进入桂园社区工作,从事社区工作30多年,基层经验相当丰富,先后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23年,担任党组织书记16年,曾被评为“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佛山市先进个人”“南海区先进党务工作者”等,如今又被评为“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0年1月,孙芬玲从社区一线退休,但是她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和作为,主动担任桂园社区同享党支部书记,秉承“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理念,将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心血继续奉献在为党组织建设、为群众服务上。
在新的岗位上,她按照社区党委要求,力抓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利用社区图书室、“长者学堂”、学习强国、微教育平台、微信群等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教育,为支部党员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党员政治思想觉悟。
一直以来,桂园社区党委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孙芬玲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接访居民反映问题,参加社区每季度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帮助。去年,重阳节期间,孙芬玲带领10名党员志愿者参加社区举办的“庆重阳”志愿服务,带头捐款给金婚长者购买苹果和面等进行节日慰问。
孙芬玲紧紧围绕社区中心工作任务,做好支部规范化建设;配合社区党委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党员学习和管理,积极做好支部“三会一课”和党员谈心谈话,党费收缴和党员民主评议等工作。为巩固社区基层执政打下良好基础,共同建设一个幸福、平安、和谐社区而努力。
“非常荣幸,获此殊荣要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认可。”孙芬玲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接下来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群众办更多民生实事。
/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叶满锡/
创新服务筑牢基层战斗壁垒
“从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党员应该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扎实工作,以苦干实干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光荣。”这一番振奋人心的话语,来自桂城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叶满锡。
叶满锡于200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至今一直从事党务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他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完善机制建强组织,创新载体让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谈起这些年的心得与体会时,他提出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初心本色,践行党员志愿服务推动基层共治。作为桂城党员志愿服务队执行队长,叶满锡8年来扎根基层组织和参与党员志愿服务超过3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过8万人次。在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他协调党员志愿服务队率先带头助力抗疫,尤其是近两个月来对桂城街道的协调防控一刻未停。在疫情最紧张的阶段,鼓舞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的士气,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坚持一线工作,一心为党筑牢战斗壁垒。“很多企业在起步阶段都不理解或不认同党建的作用与意义,而我的工作就是引导人们跟党创业,这一步是艰难但意义十足的。”叶满锡一步一脚印开展“两个覆盖”摸底排查,重点对商务楼宇、互联网业、产业园区、规上企业、人才团队等累计走访2000多家,5年来共指导成立88个“两新”党组织,只为吹响党员集结号,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与精神。
坚持创新服务,推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力提升。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叶满锡坚持党建工作与城市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创新组织生活切实激发非公企业党支部活力。以年轻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红歌快闪、佛山50公里徒步、“党建引领,再攀高峰”垂直马拉松等联片组织生活,全方位展示桂城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如今,170多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在桂城扎根成长,“两新”红色力量在桂城每一片园区、每一栋楼宇、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社会组织汇聚与传递,绘就成“两新”组织党建同心圆。这也是叶满锡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追求的“党建梦”。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丁当邹韵斯梁欣昕李冬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