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携技术筑梦佛山
梁子斌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为行业企业解决智能化难题

■梁子斌。

■梁子斌和团队研发的主板。
“佛山初步提出,未来三年内市、区两级政府将拿出超过100亿元,引领推动制造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近日,佛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郭文海接受采访的一则新闻引起了香港青年梁子斌的关注。这位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的创业家,再一次找到了潜力巨大的商机。
有着多年专业机电工程经验的梁子斌,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识别主板终端机,开发出人脸识别门禁、智慧工地、智慧校园、边缘计算处理器、智慧安全电梯、码头禁区识别系统等人工智能项目。他踌躇满志,来到瀚天科技城,成立了佛山市埃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佛山产业前景广阔,有信心把人工智能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应用中。
智能化升级产业前景广阔
“只要涉及机电,就有升级改造智能化的可能。”梁子斌的这份自信,来自近20年的专业机电工程经验。
早年在香港,梁子斌做过空调学徒、电机学徒,学习电机、电路的原理和相关知识,见缝插针争取时间进修读夜校,以半工半读的形式读完了本科并取得学位,还陆续考取了二级小型建筑工程资质、B0级电工牌照、空调系统设计牌照、焊接牌照等。曾在太古集团、香港新机场等地专门负责工程。
“接触智能定制是机缘巧合,当时只是帮朋友改装游艇,没想到是人生的转折。”梁子斌说,当年的游艇要经过10多分钟,发动机才能运作。经过改造升级后,可以通过智能遥控游艇的制冷等功能,让乘船人更舒适。后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及信和集团在新楼盘设计时找到了梁子斌,共同开发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怎样的?以梁子斌早年负责的亚洲首个智慧校园项目——香港大学智慧校园项目为例,学生在课室上课,通过对空气系统的改造,如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量,可自动开启窗户、空调制冷、增氧机开机工作等程序,实现对环境的智能识别与智能调整。
一块主板用于多个AI场景
“放胆去搏”是梁子斌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标签。无论是放弃稳定高薪下海打拼,还是连他自己也没想过的——到佛山创业。
没人脉,也缺乏做生意的经验,梁子斌就带着4人团队来到佛山,一开始就做着别人眼里的“亏本买卖”。
“2018年5月到11月,是我们团队的沉淀期,研发出了自己的核心硬件,是一个可以扩展并运用到图像识别、人工识别等领域的主板。”梁子斌介绍,正是基于这块强大的主板,人脸识别门禁项目、智慧工地项目、公共智能泊车系统、智慧校园项目、边缘计算处理器、智慧安全电梯项目、码头禁区识别系统都能实现智能化。
例如,智慧工地项目已成功研发出无基站室内定位体征检测手环,可应用于建筑工地,即时监控工人的心率、温度和血压等身体状况,防止意外发生;又如,公共智能泊车系统,能有效解决现时一些公共车位采用人手收费甚至没有收费管理的情况,系统的大数据平台及物联设备使各市的交通管理局能远程监控收费、解决公共车位的管理问题。
助企业解决智能化难题
2021年,梁子斌把“放胆去搏”的下一站设在了桂城瀚天科技城,成立了佛山市埃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埃星智能科技”),目标是为客户解决产品升级、企业智能化的难题,及智能模块生产制造和企业管理系统制造。
“佛山装备制造体系完备,转型升级需求大,但大多没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就没有了核心竞争力。”梁子斌说,他们曾为一家口腔设备企业升级,原来只能从其他厂家采购空压机等设备进行拼装,再转手卖出赚差价。经过埃星智能科技的升级,不仅在设备上加装了传感器能及时收集传输数据,并研发出独有的设备控制板,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与效能的同时,还形成了企业自有的知识产权。目前,佛山已有数家制造业企业主动联系埃星智能科技,寻求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良方。
下阶段,埃星智能科技将聚焦智慧城市和智慧小区的研发。据介绍,智慧小区中的智慧安全电梯项目通过了7项发明专利,且已进行了一年的试运行。而经过改造升级的电梯“住”进了一位机器人,能通过视频识别乘梯人的需求提供服务,如通过人面识别自动到达相应楼层,或者自动识别电动车禁止入内,还能实现实时对话、儿童安全管理、险情实时连线等。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曾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