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1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桂城蝉联青少年组团体总分冠军
    • 威水!桂城两单位捧回“国字号”奖牌
    • 朋友圈“打卡”宣传摩电整治
    • 一首主题曲唱响大圩情
    • 社区精彩活动传递关爱文明

    第02版:重点

    • 拼了! 桂城健儿艰辛夺冠路

    第03版:重点

    • 田径场上竞技 展现学子风采
    • 从“高光”荣誉窥见桂城奋发向上精神

    第04版:民生

    • “打卡”朋友圈 文明驾驶摩电

    第05版:文化

    • 一首主题曲 唱响大圩情
    • 巧用情境教学 音乐课“活”了

    第06版:左邻右里

    • 超百名志愿者获嘉许
    • 导赏员展才艺为家乡代言
    • 别样精彩活动 传递关爱文明

    第07版:生活服务

    • 平洲片免费“两癌”筛查剩少量名额
    • 有温度的服务治“心”更知“心”
    • 扫码学健康知识千份红包等你拿
    • p54

    第08版:校园内外

    • 啄木鸟回来了
    • 秋
    • 征稿启事
    • 小可爱
    • 浅冬
    • 冬日里的母亲
    • 枝头上的等待
    • 小雪时节
    • 畅然
    • 征稿启事
    • p63
  • 数字报首页

04:民生

“打卡”朋友圈 文明驾驶摩电

桂城党群服务中心以“创熟”为抓手,从六大层面推动摩电安全整治

2020年11月25日

颐景园小区在西门地下停车场设置电动车专用出入口,实施人车分流。

颐景园小区各大出入口位置有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并配置应急灭火器。

■颐景园街坊会、楼长、安全巡查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力量,参与小区摩电整治的宣传、劝导、巡查等工作。

■翠颐社区开展了第二期“安全出行有你有我”宣传倡导活动,不少居民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

在朋友圈里晒美景和美食的就见得多了,你可曾见过在朋友圈里晒出门戴头盔和电动车上牌的?最近,桂城翠颐社区推出的摩电“打卡”活动备受关注,其创新的宣传形式收获了一片赞叹声,也为摩电整治工作打开了一种新思路。

而参与上述活动的正是翠颐社区的摩电安全服务协会会员,他们主动站出来宣传摩电安全知识。这是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摩电整治方面的有效尝试。为了加强对社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深入各社区进行探讨,以“创熟”为抓手,六大方面推动摩电安全“情感治理”,如成立摩电安全志愿巡查队、摩电安全服务协会等,利用社区党委、街坊会、楼长和在职党员的力量,开展摩电整治工作,推动摩电安全教育示范小区建设。

软件

市民晒朋友圈宣传安全出行知识

“翠颐社区安全出行打卡,配齐装备,平安出门。”“翠颐社区安全出行打卡:我和爱车‘领证’啦。”近日,翠颐社区开展了第二期“安全出行有你有我”宣传倡导活动,不少居民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并精心配上文字和图片,以实际行动宣传摩电整治工作。

如今,桂城街道摩电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大力铺开,为了加强对社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10月底,翠颐社区党委制定5天打卡内容,分别是倡导车主为电动自行车上牌、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不上楼指定位置停放、电动桩充电等,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动员车主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人,共同营造文明安全出行的氛围。

“活动以线上的形式举行,一方面便于车主参与,另一方面运用朋友圈的资源,扩大线上的宣传力度与效果。”翠颐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已经举办过第一期“打卡”活动,活动得到了颐景园街坊会骨干的鼎力支持,他们以身作则、主动作为,带头参与“打卡”活动和摩电整治工作。

据悉,翠颐社区自4月份起就联同颐景园物业、南海颐景园街坊会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及上小区管理牌的服务,至11月6日,共登记电动车680多台,并逐一完成台账,为小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奠定基础。其中,当时登记的有部分电动车为临时牌照,最近社区将会对这些临时牌照的车主进行回访,并提醒车主应尽快到相关地点上牌。

为了加强车主的沟通交流,翠颐社区于10中旬成立了2个以小区为单位的摩电安全服务协会,现有摩电车主会员约280人。接下来,社区将通过协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咨询、线上线下文明宣传活动等。

硬件

合理规划充电桩为居民提供便利

如果说成立摩电安全服务协会、居民“打卡”宣传摩电整治知识是翠颐社区在“软件”方面下了功夫,那么,在小区里设置摩电整治宣传栏、合理规划充电桩、实行人车分流这些措施,则是看得见的“硬件”设施,亦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摩电整治工作。

“禁止电动车驶入园区,电动车请按指定位置停放。”走进颐景园小区,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指示牌,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刚投入使用的摩电整治宣传栏,多个宣传栏上张贴着“佩戴头盔”“不超员”“靠右行”等字样的海报,以及“骑行安全从‘头’开始”之类的安全知识解读。

此外,为构建和谐安全社区,减少电动车引起的火灾事故,去年开始,翠颐社区党委联合颐景园物业、街坊会多次召开会议,拟定电动车管理规范的条例及文明倡导,并邀请了上级部门商议安装充电桩的地点。最终,经多方协商选定了4个小区新增充电桩的地点,如今颐景园小区将准备再增加一个充电桩,为居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翠颐社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颐景园园区有1615个电动车停放位,分布整个小区42栋楼宇负一楼,园区各大出入口位置有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并配置应急灭火器,物管也已开始落实规范管理电动车管理的各项规定,希望业主们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家园安全。

对于颐景园的电动车如何停放,如何有序出行?翠颐社区早前也进行了探索。今年3月,翠颐社区党委与桂城创熟课题组、颐景园街坊会骨干,讨论如何加强电动车的管理,以及现阶段充电桩安装过程出现的困难,后来共同讨论通过了《南海颐景园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如今,在小区里又推行了新的措施——人车分流,每个居民都很配合,电动车整治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举措

摩电整治融入“情感治理”

摩电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又好又快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社区最贴近民生,也直接影响民生。同时,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一向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为此,早在10月,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创熟”课题组组织11个社区的“创熟”专干召开摩电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题研讨会,就如何以“创熟”为抓手构筑住宅小区摩电安全整治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展开研讨。

结合住宅小区普遍存在宣传劝导、群众情绪疏导等方面的需求,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创熟”为抓手,从六大方面推动摩电安全整治。如成立摩电安全志愿巡查队,在原有的小区安全志愿巡查队基础上,将小区志愿安全巡查队调整为“摩电”安全志愿巡查队,引导更多的街坊会、楼长、在职党员、业委会、社团代表参与,扩大志愿巡查队规模。又如,成立摩电安全服务协会,以更精细更精准地推动电主文明用车,包括引导协会制定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条约,对会员开展文明用车的宣传,签订会员文明用车协议、宣传解说相关的政策等。

同时,强调社区要开好摩电安全整治联席会议,将摩电安全纳入小区联席会重要议题,研讨日常小区摩电管理与使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并充分利用小区楼道群、社团群等,将小区文明用车的公约、宣传教育片、宣传海报、典型案例等电子宣传资料通过微信群及时送达到居民学习。

“现在已经派发《致创熟同路人的一封信》,动员街坊会、业委会、共建社会企业单位等‘创熟’骨干们自觉遵守文明用车公约,带头参与到整治摩电的志愿服务中。”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业小区作为摩电宣传的“主战场”,也要定时开展摩电安全整治“创熟”宣讲会,动员各方力量以“睦邻爱邻”的方式参与摩电安全整治,为“情感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尤其是住宅小区的摩电整治工作,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安排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分四个片区挂钩落实督办任务,并推进物业小区每日一报工作制度,由物业小区出入岗工作小组登记每日违规使用摩电的情况,包括违规住户、违规类型等,及时把握物业小区整治动态,方便及时调整治理工作进度。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王小姬

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