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积极铺开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巧用情境教学 音乐课“活”了

■南海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刘姗为学生上音乐课。 受访者供图
用音色低沉的双簧管表现鸭子旋律,用定音鼓代表猎人的枪声……各种乐器演绎不同的动物与人物角色,栩栩如生。音乐突然停止,学生都按捺不住好奇心发问:“老师,鸭子最后到底有没有被大灰狼吃了呢?”这是南海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刘姗的音乐欣赏课——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
原来音乐课还能这样上?其实,这只是桂城美育教育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桂城坚持推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突出城乡均等,重视课程创新,锻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功能相匹配的高质量美育教育。
/创新课程/
激发学生思考力与创造力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一节好的音乐欣赏课,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赏乐,在赏乐中创新。”南海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刘姗精心设计每个课堂环节,打造学生能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三美”音乐课堂。
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用各种乐器来演绎不同的动物与人物角色,栩栩如生。在执教这一欣赏课时,刘姗把这首交响乐分成了几个片段,结合动画,给孩子们展示,每个片段都像“悬疑片”,没有结果。
当音乐一停止,学生都按捺不住好奇心,想要知道结果如何,就开始发问:“老师,鸭子最后到底有没有被大灰狼吃了呢?”这时,刘姗就会引导学生根据描述鸭子片段的旋律去想象结局,然后把结果说出来。
让刘姗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学生的提问。大多数学生听《彼得与狼》时,都批判饿狼的狡猾,赞扬彼得的勇敢和他保护小动物的行为。有一名学生在上课快结束时说:“老师,我觉得大灰狼不应该死,吃鸭子是它的天性,人类因为它的天性打死它,也是残忍的表现!”
随后刘姗鼓励这名学生说:“如果请你来做一次作曲家,会如何处理这首交响曲的结局呢?”学生想了想说,可以用钢琴来表现最后的结尾,因为钢琴的音色清脆,他希望有一个欢快的结局。刘姗接着问:“你心目中的旋律大致是什么样的?”这名学生唱起了《小红帽》的旋律,改成了大灰狼被放生的结尾。
“美育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刘姗精心设计每个课堂环节,打造学生能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三美”音乐课堂。
在桂城的美育教师团队里,教师们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细化教学过程,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管理,并能依照素质教育要求,顺应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面向人人/
城乡均等共享共成长
让“每一个孩子学会踢足球”“每一个孩子学会跳舞”,为了实现这个理念简朴但内涵丰富的教育目标,桂城全面推进“男足女舞”镇域特色课程,2016年,桂城发布《桂城街道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2016-2020年)》,其中“男足女舞”计划,以体艺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为“体艺并进”的全面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平、卓越的教学是桂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包括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桂城“男足女舞”课程已覆盖辖区内45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校7万多名1~9年级学生,并建立了桂城街道校园“男足女舞”教学体系建设、教师教练员培训体系建设和竞赛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化。以“男足女舞”为切入点,让“人人掌握一门运动和艺术”成为桂城教育的标配。
除了做好“男足女舞”的必选动作,在自选动作方面,各校也各有特色。桂城45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中,有合唱团(队)的学校有13所,有舞蹈团(队)的学校有21所,有管乐团(队)的学校有6所,有民乐团(队)的学校有1所,有管弦乐团或弦乐团(队)的学校有3所,有语言艺术团(队)的学校有12所,有粤曲粤剧特色的学校有2所,有陶艺特色的学校有2所,有书法特色的学校有13所,有绘画(国画、版画及其他)特色的学校有12所。
均衡、优质的美育教育,让桂城“体艺教育”硕果累累,历年体育中考成绩居南海区前茅,在市、区的毽球、排球、武术、田径、游泳等竞赛中成绩优异,有13所全国、省、市、区足球推广学校和20多所田径、篮球、武术、游泳、举重、乒乓球等各级传统网点学校;历年区少儿艺术花会上的金奖数均列前茅。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邓付生许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