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1月0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加强联合执法 确保“路路平安”
    • 凝聚职工力量 助推狮山高质量发展
    • 狮山非遗上央视 展现金箔锻造技艺
    • 每周有“数”
    • 全域城乡融合共谋高质量发展
    • 重修宗祠书舍留住古韵乡愁
    • 巧用国家政策新和大米丰收
    • p78

    第02版:深度

    • 狮山全域城乡融合 共谋高质量发展

    第03版:法制与生活

    • 整治卫生拆违建 疫情防控不松懈
    • 边玩边学 提高孩童自护意识
    • 每月一期讲座助力创新创业
    • 以屋管人 防范风险

    第04版:村居

    • 书舍存风韵 祠堂留乡愁
    • 新和大米丰收 口感好很畅销
    • 手拿火钳扫把清理村内垃圾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01:要闻

狮山非遗上央视 展现金箔锻造技艺

来自罗村的吴深龙父子在《探索·发现》之《匠人匠心》讲述传承故事

2021年01月08日

■央视《匠人匠心》栏目播出吴深龙父子工作的场景。视频截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彭燕燕)1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发现》之《匠人匠心》(三十九)聚焦佛山手艺,来自狮山的吴深龙父子出现在镜头中,介绍省级非遗佛山金箔锻造技艺,讲述狮山非遗匠人的匠心故事。

佛山金箔锻造技艺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位于狮山罗村的联和金箔厂是广东省唯一的传承单位。早在20世纪70年代,吴深龙的父亲吴宝光在罗村创建了联和金箔锻造厂。吴宝光是原佛山“昌盛号”金箔行的老艺人,师承佛山金箔锻造技艺的第一代传人黄权成。在父亲的影响下,吴深龙从18

岁开始学习金箔锻造技艺。

从一克黄金变成一张张薄如蝉翼、光亮柔软的金箔,至少需要7天时间。要经过配比、熔金、拉薄、打铠、切箔等十几道工序,大部分是慢工细活。多年来,吴深龙一直坚守这门手艺,在父亲以及原佛山“昌盛号”金箔行多位老艺人的指导下,成为极少数掌握全套金箔锻造技艺的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吴深龙开始教授徒弟,并根据自己所学,改进了金箔锻造的流程。2012年,这门拥有传统技艺和独有配方的锻造金箔的手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吴深龙被评定为广东省唯一一位金箔锻

造技艺传承人。

吴深龙还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吴炜全。出生于1986年的吴炜全,是听着“叮叮当当”的锻造声长大的,但大学专业为商贸英语的他刚开始并未想传承这份手艺。大学毕业后

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吴炜全时常需抽空回来帮父亲,这让他渐渐意识到,爷爷和父亲一直坚守的技艺,如果在自己这里断了未免太可惜。于是,2009年他辞去工作,决定一心一意传承金箔锻造技艺。

在学习的过程中,吴炜全也会不断思考总结,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如今,吴炜全不仅掌握了全套的金箔锻造技艺,更不断尝试为这门古老的手艺注入一些新活力。现在,父子俩除了继续为庙宇贴金箔,还扩大了金箔的应用范围,尝试开发一些小件的金箔饰品,如木梳、书签、挂饰等。2018年,吴炜全成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造技艺佛山市级传承人。

过去,金箔锻造的技术都是在家族中传承,这几年,吴深龙父子还陆续开设公益课堂,希望可以打破壁垒,让更多人接触到这门手艺,了解金箔锻造文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