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宠物犬因其忠诚性和陪伴性受到不少市民的宠爱,但也因为一些不文明行为,引起了一些邻居的反感和投诉。春节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如何养犬才能让邻里街坊都皆大欢喜呢?以下有几点温馨提示为市民奉上。 “夜半吠声”并不动听 对于养犬人士来说,自己爱宠的叫声,犹如“老友狗狗”的呼唤。但对小区邻居来说,这样的呼唤却不一定动听。犬吠本来是正常现象,在适当时间内适当音量的吠声无可厚非,但如果时间音量都不对,就很可能变成扰民的不愉快事件。所以,各位养犬的市民一定要注意管控好自家爱犬的音量,尽量不要产生夜半吠声。 遇“狗屎”并不是好运 我们常用“狗屎运”形容莫名其妙的好运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遇到狗屎却不是一件这么令人愉快的事。狗狗随地大小便不仅有损市容市貌,更不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养犬的市民应自觉在狗狗方便后为其“执手尾”,共创文明卫生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不少社区都设置有“狗狗屋”,市民在遛狗时可从“狗狗屋”自取工具处理宠物粪便。 别让狗狗太“自由” 遛狗时,有些市民为了让狗狗尽情舒缓筋骨,往往不牵遛狗绳,任其自由活动,又或是抱着对自己爱犬的百分百信心,相信狗狗可以随叫随到,而不牵绳。然而,这样做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狗自由但路过的所有人都不自由了。事实上,当犬只遇到陌生人时,很容易过分热情或警惕,从而给人群造成混乱,令人“心慌慌”,无意间还可能引发伤人伤犬事件。因此,当养犬人遛犬时,一定要注意时刻牵绳,不惊吓到他人的同时也可以保护好爱犬。 养犬法规已在路上 2018年12月,佛山市法制局就已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在路上,已列入2019年度法规立法建议项目。《条例》将对养犬管理工作的各方面进行详细规范,包括分区管理、养犬登记、免疫检疫、养犬行为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而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如犬只强制登记、进行芯片管理或虹膜管理等,都有望在后续的立法中有所体现。 文/珠江时报记者 张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