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立春节气,意味着二十四节气又开始了新的一个轮回。今年的立春正值腊月三十,再过一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从年前腊月廿三的灶神上天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将近一个月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 春节是中国也是广东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很多家庭根据当地饮食习惯准备丰富可口的美味,这些佳肴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还能起到养生作用,而且带有一定的美满寓意。本期《新时代南海家书》带您一起寻找美食里独特的南海年味。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煎堆皮用很薄的糯米粉皮制成,外面粘着芝麻,整只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九江煎堆则呈扁圆状,十分特别,远近驰名。另外,还有油角,其中又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 春节还家家必备瓜子,有红瓜子、黑瓜子、葵瓜子之分。中式糖果有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冬瓜、糖桔饼、糖椰角、糖椰片等。 合家欢聚共享大盘菜 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如发菜炆猪手称“发财就手”,发菜炆蚝豉即“好事发财”,咸酸菜炒猪舌(广州人称猪脷)叫“一本万利”,炒鲜百合叫“百年好合”,菜胆扒冬菇叫“满地金钱”,鱼滑豆腐煲叫“老少平安”,以及寓意年年有余的鱼、家肥屋润的碌鹅等,许多人家或到酒楼点上一份预示团圆的大盘菜,醉翁之意不在“食”,而在合家欢聚同乐。 食马蹄糕寓意自强不息 糕类则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松糕等,寓意新春步步高。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富豪人家用数十斤米做成一个年糕,金黄色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 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寓意招财进宝。马蹄糕用荸荠作原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年初一必备一味素菜 还有各种鸡类制品,美其名曰“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不一而足。鸡是新春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所谓“无鸡不成宴”,另有烧猪肉,除婚嫁中象征贞洁外,新春则寓意壮旺。 年初一午饭时,还必备一味素菜,俗称“罗汉斋”,用绍菜、木耳、粉丝、虾米配制,亦有些人家蒸腊味的,但起筷时要先吃“斋”。 特别推介 烧鹅打边炉 听到这个菜式的你或会吓一跳,但它一定会让你食过返寻味。大家不妨按照以下方法尝尝鲜:清水开锅,然后放入烧鹅煮热即食,先后适量加入干鱿、新鲜鱼片边涮边吃,最后以茼蒿、番薯叶等吸油而且易熟的青菜收锅。 这道美味的巧妙之处在于,烧鹅入清水锅涮热之后,不但不会被带走香气,反而因为加热而得以充分释放浓香,同时去除了部分油脂,更容易入口;鱿鱼干香、韧而有弹性;新鲜鱼片口感爽嫩,味道鲜美,三种味道相得益彰。 清补凉鸡汤 在广东人心目中,清补凉的分量自然不必赘言。清补凉由桂圆、淮山、杞子、沙参玉竹、红枣、党参等药材熬制而成,搭配在一起有健脾固肾的功效,起到清补作用;乌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有温中益气、滋补肝肾、益气补血等作用。 文/珠江时报记者 苏绮玲 戴欢婷 付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