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笔塔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狮山树本周讯

第02版
重点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花之乡

    ◎蓝子华

    官窑桃花的美艳与数量之多的确令人惊诧。

    官窑桃花年年应时绽放,灿烂若霞。官窑沙水及周边的石泉、黎岗、龙头等村构成了“千亩桃花”的场景。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后来逐渐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从波斯传入西方。桃花,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中国传统的观花品种之一。

    关于桃花,在《诗经》中有一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歌谣,也即是送新娘出嫁的歌谣。红灿灿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娇美的容貌,丰满鲜美的累累桃实比喻新娘会令夫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的桃树比喻新娘将要开枝散叶,家族昌盛。

    崔护有《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位俏丽少女的面颊被盛开的桃花映衬得格外娇艳,这美丽的面貌令人无法忘怀。这首诗隐藏着崔护与绛娘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桃花见证这段美丽的爱情,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春暖花开的季节,桃花灼灼,花香醉人,为春天早早注入一股生气和活力。这时,在官窑欣赏与选购桃花更是一件乐事。

    苏轼有诗《桃花》曰:“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袁枚也有诗《题桃树》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桃花之美,美不胜收。

    官窑是有名的“”,有四十多年的桃花种植历史,曾是广东最大的桃花生产和出口基地。这里的桃花畅销珠三角,甚至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中写道:“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给后世勾勒了一个大同社会的构想,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官窑闻名于世,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以五代时南汉王派官到此办窑而得名。古有驿道经官窑而过,宋代以来官窑商旅频繁,发展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其墟市有“十里长街”的美称。官窑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貌多为低丘陵和平原,农业以种养为主,土地资源丰富,种植桃花的条件得天独厚。

    官窑的历史文化底蕴、生态资源与旅游资源非常深厚。随着其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与完善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一个富裕、优美与和谐的现代“桃花源”将会呈现出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